日本考古学家运用AI研究纳斯卡线 6个月发现逾300个新图案

撰文: 官禄倡
出版:更新:

日本山形大学考古团队与美国IBM公司合作,运用AI人工智能等辅助装置,6个月内在秘鲁发现最新303个纳斯卡线(Nazca Lines)图案,包括鸟类、植物、戴着头饰的人和头颅等。

英国《卫报》报道,日本山形大学考古学教授坂井正人上月23日在秘鲁首都利马(Lima)简报研究成果,将AI应用在这项研究中,让团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绘制出纳斯卡线图案的分布,尤其是找出肉眼难以辨认的浮雕图案”。

研究团队通过应用AI,在629平方公里的秘鲁沙漠地区中,搜寻超过4.7万个潜在遗址,最终依靠实地验证和无人机勘测,于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间,从1,309个疑似地点中找出303个图案。

图为9月23日日本研究团队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其中黄色X标志表示AI预料可能存在纳斯卡图案的地点。(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报告指出,近一个世纪时间才发现430个纳斯卡图案,而这次图案的发现速度在研究团队使用AI后大大加快。研究团队透过以往发现的纳斯卡线图案来训练AI,以让AI专注发掘那些占地面积较小、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位于南美洲秘鲁纳斯卡地区的纳斯卡线,于1938年首次被考古学家发现,是世当今界一大谜团。它是由当地先民创作的一系列石刻,估计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部份图案非常巨大,要在高空观望才能察觉。考古学家指,这些雕刻目前仍充满谜团,主流说法是纳斯卡线与宗教、占星、天文历法等有关。

图为9月23日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显示部份日本研究团队通过AI在秘鲁发现的纳斯卡线图案。(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然而,这份最新论文表示,纳斯卡线有可能用于仪式活动,甚至有可能是公共建设的一部分。这项研究报告9月23日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