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港元|第二阶段测试今启动 金管局︰测试重点落在“好用性”

撰文: 顾慧宇
出版:更新:

金管局今日(9月23日)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进一步探索个人及企业可使用的新型数码货币,包括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的用例。第二阶段预计需时12个月,较首阶段为长,金管局将与入选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第二阶段的工作,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向公众分享第二阶段的主要成果。

目前没有计划推出第三阶段

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目前没有计划推出相关计划的第三阶段,对于数码港元何时商业化或正式推出,会视乎第二阶段测试结果,涉及的问题也可能需时解决,然后才能决定是否会推出,以及推出时间。

相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会著力测试是否“好用”,不再只是“可用”,相较现有电子支付包括转数快等,是否可以更有效率、快速及较低成本。

李达志指出,数码港元在第二阶段测试,重点在是否“好用”。(周令知摄)

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为数码港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份,参与第二阶段测试的有11组机构,主要有三个主题用例测试,包括代币化资产结算、可编程性及离线支付。部分机构为新加入,也有机构测试主题不同于首阶段。李达志表示,首阶段测试机构已累积一定知识及经验,故此第二阶段会选择测试其他场景。

参与第二阶段的有11组机构

第二阶段研究结果将有助金管局了解一个公私营共存的数码货币生态系统中,在设计、实施及运作方面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数码港元+项目将继续推进技术及法律基础相关工作,为未来可能发行供个人及企业使用的数码港元奠定基础。金管局也将成立数码港元业界论坛,为参与机构提供合作平台讨论,初期将聚焦与可编程性相关的议题。

恒生、汇丰及渣打三大行,将主要进行代币化资产结算测试。主要用例包括让银行客户能使用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买卖代币化投资基金,测试如何在需授权的公共区块链上安全使用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以及探索数码港元与以外币计算的稳定币之间的外汇交易。

金管局指数码港元第二阶段测试,今日开始进行。(周令知摄)

汇丰等三大行进行代币化资产测试

而新加入的澳新银行等机构,则将与Visa透过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支援接近实时的银行间转帐及跨境支付,以及货银两讫结算,便利澳大利亚企业投资者向香港资产公司购买代币化基金。

第二个测试主题为可编程性,由中银香港、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恒生、星展及天星银行等推动。主要用例包括资金隔离以降低挪用风险、运用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预付,以及以数码港元协助开发具开放性及可扩展性的数码奖赏平台。

另外一个测试主题为离线支付,由工银亚洲,以及新加入的交通银行(亚洲)及中移动来推动,后者将测试使用储存在手机SIM 卡中的数码港元来实现离线支付及转帐。前者测试双线支付以提供额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