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解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习近平讲话暗藏哪些玄机?
7月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鉴于当前中国政府将确保金融安全列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各界对此次会议给予高度关注。也因此,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议期间发表的讲话便成为各方解读的重要文本。在会议上,习近平为未来五年金融工作定下明确指示:“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间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在“稳中求进”和“金融安全”的基础上,中共高层也就未来五年中国金融的发展道路给出具体指示。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近年来,在中国持续推动金融自由化的方针下,金融业混业经营正逐渐成为常态现象。而在“一行三会”架构下,分业监管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的后果便是危机涌现时因监管主体权限模糊而出现相互推诿;而在防范金融风险时又因“监管竞赛”而出现政策竞相加码的问题。
自2015年中国股灾到今年银监会推行去化“影子银行”时,都曾出现过因监管协调不足导致监管盲区浮现的现象。也因此,成立一个旨在协调“一行三会”,为监管制定相同标准的机制便成为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者就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达成共识。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
内地金融专家分析,与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相比,委员会的职能完整,层级更高,金融监管协调将会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有了统一的协调机构,可以有效防止九龙治水、各自为战的局面,防止监管不足或监管过度,有力有效有序地引导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党管金融”成另一亮点
除了深化金监部门间协商机制外,此次会议另一亮点恐怕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这也被解读为“党管金融”。
早在今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便曾提出:“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一般认为,在为期十年的金融自由化之后,中共重提“党中央集中领导”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转向。
然而,对于“党中央集中领导”,中共中央可说是做足了准备。早自2015年第四季起,中共中央以摸底之名向各个中管金融机构派出巡视组。在经过一轮完整考察后,巡视组提出被巡视单位普遍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
不仅中管金融机构内部存在严重的党建缺失,包括“一行三会”在党建上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巡视组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基层党建薄弱,一些党员干部未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中国银监会党委“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执行选人用人制度不规范;对会管金融机构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中国保监会管党治党意识不强,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够,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缺失。中国证监会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两个责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热下冷”,落实力度和效果在有些单位逐级递减;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在中共中央严抓党建并从严治党下,上自“一行三会”,下至国有银行纷纷重新注重起党建工作。
目前看来,在吸取了过去十年的金融自由化的教训后,中共中央正针对金融内部系统失灵进行制度性修补。除了从制度完善的角度出发对既有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外,以党建形式恢复系统内部制衡机制也成为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
可以预期的是,在重建系统内部制衡机制原则下,“党管金融”将成为中共中央抑制金融风险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