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久久公益节”推动社福机构善用科技推动公益 促进两地交流

撰文: 江逸然
出版:更新:

今年香港“久久公益节”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讯基金会),联合香港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心连心)主办,在全港发起多个线上及线下慈善活动。市民于9月1日至10日期间,透过WeChat Pay HK慈善平台向本港约30间社福机构捐款,腾讯基金会即会作出等额配捐,令市民的爱心和善款发挥双倍效用!

香港“久久公益节”今日(30日)举行启动礼暨两地公益人才交流培训,为连串活动揭开序幕。60位香港社福代表前往深圳以“互联网及数字化工具在公益上的应用与发展”为课题,探讨“科技+公益”的可行性并与内地机构交流,推动两地社福行业公益人才培训及公益机构数码化。

香港“久久公益节”今日(30日)举行启动礼暨两地公益人才交流培训,邀得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左二)、中联办社会工作部社工处处长陈子明先生(右二)主礼,并由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左一),以及香港心连心大行动副主席谭赣兰教授(右一)一同为连串活动揭开序幕。(黄宝莹摄)

香港“久久公益节”今日于西九龙高铁站举行启动礼,邀得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中联办社会工作部社工处处长陈子明先生主礼。孙玉菡局长致辞时表示,“现时内地机构广泛应用科技、结连大数据推动公益项目,希望透过是次交流为各参加者带来新冲击、新想法,未来共同为香港社福界带来更多新服务,同时将香港的社福服务经验与内地分享。”

香港“久久公益节”今日(30日)举行启动礼暨两地公益人才交流培训,邀得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主礼。(黄宝莹摄)

腾讯基金会已于上星期与心连心于“心连心学院”启动礼上已签署合作备忘,双方将在培训、研究、倡议等领域进行交流与探讨合作机会。香港心连心大行动副主席谭赣兰教授致辞时表示,“今次活动是心连心与腾讯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后举办的首个活动,探讨‘科技+公益’的结合,正正切合社福机构的需要,期望未来能举办更多活动,推动本港社福界发展。”

香港心连心大行动副主席谭赣兰教授于香港“久久公益节”启动礼致辞。(黄宝莹摄)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表示:“今年适逢10周年,‘99 公益日’升级为‘久久公益节’,鼓励大家将向善的心融入日常生活。通过两地慈善工作的交流,希望可以让香港社福界亲身了解到更多的向善科技,共建互联网公益文化,推动公益让科技变得有温度,让科技为公益创造更多可能。心连心一起做好事,一起好事做得更好。”

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基金会行政总监李子树先生于香港“久久公益节”启动礼致辞。(黄宝莹摄)

推动社福机构善用科技 促进两地公益人才交流培训

启动礼过后,首场促进两地公益人才交流培训的一日团活动亦随即展开。60位来自香港社福机构的代表前往深圳出席活动,透过课程学习、分组讨论及实地探访等形式进行培训交流,参访内地公益机构“壹基金”及“红树林基金会”,了解当地机构如何筹备公益节及运用互联网进行募捐和推广公益,交流互联网与科技对于公益筹款、项目创新、机构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内地公益行业专家,分享互联网公益经验。
社福机构分组讨论,公益机构如何实现机构数字化。
交流团参观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后的大合照。
交流团参访内地公益机构“红树林基金会”,走近深圳红树林湿地。

市民每捐一元 腾讯基金会等额配捐

香港“久久公益节”的配捐活动将于在9月1日至9月10日举行,市民在活动期间透过WeChat Pay HK慈善平台向参与活动的项目捐款,腾讯基金会即以1比1的比例配捐,最多港币200万元的上限,鼓励市民参与公益,并支持公益项目的执行及发展。

参与活动机构保良局:互联网公益活动大有可为

今年有约30间机构参与香港“久久公益节”的配捐活动,包括公益金、保良局、乐施会和善导会等,保良局表示,互联网公益筹款活动为本港公益生态带来正面影响,特别是疫情期间许多实体筹款活动一度暂停,网上筹款是大势所趋。加上现时电子支付消费模式于本港逐渐普及,相信互联网公益活动大有可为。

参与配捐活动的机构均会在全港宣传,透过音乐会、明星大使宣传、工作坊、公益市集、社交平台等方式呼吁市民捐款和公益倡导。

约30机构参与配捐 市民把握机会双倍行善

其中东华三院为“免费医疗服务捐助计划”,希望能为更多有需要人士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九龙乐善堂则为“乐善关怀基金”筹款,为遭逢突发意外或受灾难事故影响,而出现即时经济困难的人士及其家庭,提供一次性紧急拨款。香港家庭福利会则为没有外界资助的先导服务,例如家事调解服务、男士支援服务、青少年精神健康及处理沉迷上网服务等筹款。希望市民能在配捐活动期间,透过WeChat Pay HK慈善平台了解各个项目,在配捐活动期间把握机会捐款,令善款发挥双倍效用,将爱心传遍社会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