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教大英语研究及数码传讯荣誉文学士 造就精通英语之数码新世代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要在数码年代脱颖而出,新世代的学生须具广泛专业技能,从数码化工具应用、信息处理等硬技能,到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等软技能,必须一一掌握。有见及此,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开办英语研究及数码传讯荣誉文学士课程,旨在培养兼备人文素养、英语能力及数码科技知识的专才,内容涵盖英语专业培训、数据库管理、电脑辅助翻译、语音科技等。

课程别具优势 结合英语研究和数码传讯

课程丰富多元,提供跨学科及跨文化的训练,为学生在英语研究、语言学、数码科技等范畴上建立扎实基础。课程主任李烱乐博士表示:“课程一大优势是将英语研究和数码传讯结合。在全球化和数码化的大环境下,数码传讯在全球业务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我们希望培养语文能力高的数码传讯人才,能将科技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考虑翻译成客户能懂的语言,成为两者沟通的桥梁。”此外,课程传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亦有助毕业生在节奏急促、跨越地域的职场上无往而不利。

英语研究及数码传讯荣誉文学士课程主任兼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助理教授 李烱乐博士

开创广阔就业前景 拥抱大湾区庞大机遇

由于教育、媒体、新闻和出版等行业正进行数字化转型,具备数码科技知识的学生将会在这些领域中崭露头角。李博士表示:“我们的毕业生除了能为数码教学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亦能胜任国际科技公司、或以科技主导创新的企业的工作。这些企业对拥有良好英语沟通能力及优秀数码适应能力的人才需求殷切。”随著大湾区的发展,区内商业、会计、法律和科技等行业要跟外国接轨,需要更多人才,将可为学院毕业生带来机遇。“毕业生也可选择到大湾区从事博物馆、数码媒体和表演艺术等行业,与区来的文化产业接轨。”

采用多元学习模式 鼓励学生多维度探索知识

课程透过多元化学习模式,让同学掌握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并著重最新数码工具作数码传讯的应用训练。除了主修及副修科目外,同学须在第三学年的暑期参加实习。此外,通识科的体验式学习更透过实地考察、访问、服务为本等活动,让同学多维度探索语言、文学、文化、历史、宗教等不同范畴的知识。

实习饶富意义 开拓学生眼界

同学有机会在本港或大湾区其他城市实习,于实际生活环境整合和应用学习所得的知识,迎接现实工作环境的挑战。现正就读该课程四年级的同学Mujtaba-Amjad表示: “我曾在一间帮助少数族裔青年学习广东话的本地初创公司实习。由于学习工具和平台不多,少数族裔学习广东话非常困难。”团队致力推广学习工具及开办课程,让少数族裔青年更有效学习广东话。“能跟专业团队共事,并了解学习工具和平台如何帮助少数族裔,这次实习甚具意义。”

Mujtaba-Amjad同学

强调全方位学习支援 助学生解决学术就业疑难

人文学院针对同学的学习需要,适切提供全方位支持,更致力推行学术指导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术上的疑难。

现就读课程四年级的同学梁曼璐表示: “学院的老师很有爱心,很关心学生。每当我担心学术发展时,学术顾问都会提供帮助。当我对未来的职业感到迷茫时,她都会慷慨地给我建议。此外,课程主任亦十分关心同学的学习进度。我很高兴能与他讨论学习困难和对毕业论文的想法,他亦建议我修读一些有助未来职业发展的副修课程。”

梁曼璐同学

富弹性入学途径 配合不同学生需要

除了目前接受高年级入学外,课程亦接受一年级入学,并欢迎对英语、语言学及资讯科技有兴趣的学生修读。课程以英文授课,非华语学生也适合报读。

英语研究及数码传讯荣誉文学士 JUPAS Code: JS8675
Bachelor of Arts (Honours) in English Studies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查询:2948 7247
电邮:a4b093@eduhk.hk
网页:https://www.eduhk.hk/fhm/esdc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