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经济|下半年逾百盛事 江玉欢忧盛事疲劳 学者倡聚焦定位

撰文: 吕颖姗
出版:更新:

政府昨日(21日)公布下半年盛事项目列表,当中提出会举办逾百盛事。立法会议员江玉欢今日(22日)认为,已不想争辩活动是否属盛事,但认为太多盛事反而令到失焦,令市民现盛事疲劳,“如何绽放光芒才是重点,唔系为咗做活动而做活动。”她续以伊斯坦布尔及维也纳为例,分别以历史及文化吸引旅客,认为并非一定要有盛事,只要制订好香港的印象亦可吸引人来港。

恒生大学市场学系助理教授邝家麒亦认为,太多盛事会令人花多眼乱,会予人感觉非精品或失去吸引力,故倡思考如何聚焦及定位活动。

江玉欢。(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今年全年的盛事项目将由先前约150项增加至约210项,料吸引170万旅客人次参与。

“如何绽放光芒才是重点”

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在港台《千禧年代》中指出,现时举办太多盛事反而令到失焦,令市民现盛事疲劳,“如何绽放光芒才是重点,唔系为咗做活动而做活动。”她续以伊斯坦布尔及维也纳为例,指前者以历史吸引旅客,后者则以咖啡及音乐吸引旅客,故并非一定要有盛事吸引旅客,只要制订好香港的印象亦可吸引人来港。

江玉欢又指,曾有市民曾向她反映“个个活动系盛事就唔系盛事啦”,并指如办盛事亦可以参考悉尼,有三星期的盛事周,又或者可以参考苏格兰在2023年举办调查,了解市民认为甚么才是盛事。

+17

学者:研究如何聚焦及定位活动

邝家麒在同一节目中则同样指出,太多盛事会令人花多眼乱,会予人感觉非精品或失去吸引力,故倡思考如何聚焦及定位活动。他又指,大型会议对商家有吸引力,吸引商务性旅客可能更加适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认为加强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的角色,比起发掘新的特色较有效吸引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