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港运会|滑板碗池赛青出于蓝 小将勇于尝试互鼓励:很刺激
第九届全港运动会(港运会)“城市运动”示范项目滑板的碗池赛决赛在5月12日于将军澳香港单车馆公园极限运动场举行,前全运会碗池赛铜牌得主于朗赢得男子公开组冠军,他认为新一代运动员能力不错,有潜力在未来代表港队参赛。
一众少年组与青年组选手表现亦十分出色,部份人认为碗池赛胜在速度够快、够刺激,其中女子青年组冠军Charlotte Keira Rouse以职业滑板运动员为目标;男子青年组金牌得主顾嘉洹就渴望未来能参与全运会。
摄影:郑子峰
第九届港运会除了继续举办女子五人足球示范项目外,新增滑板、霹雳舞、运动攀登三个示范项目,它们非但受青少年欢迎,亦同是世界潮流的“城市运动”。滑板是滚轴运动的一种,也是滚轴运动中唯一获纳入奥运的项目,2020年东京奥运、2024年巴黎奥运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都有份。
滑板分“街式”及“碗池”两种比赛形式——“街式”赛场地有多种模拟真实街道的障碍物,例如楼梯、栏杆、扶手、路壆及斜坡。“碗池”又称“公园赛”,场地呈碗形,设有不同斜度的斜坡,部份位置更接近垂直,参赛者较多使用跳跃动作。
今届“碗池”赛事设少年组(5至9岁)、青年组(10至15岁)及公开组(16岁或以上),比赛中每位参赛者有4次限时40秒的“Run”,评判会为参赛者的每次“Run”,按动作难度及变化、动作实施质素、场地的使用、路线流畅度及稳定性,以及动作重复性去评分。当中最高及最低的评分将会划去,并计算余下分数的平均分,参赛者最高分的一次“Run”会被视为最终成绩。
首先出场的是男子少年组,年纪轻轻的万善恒在“Run”期间速度快而有力,除了被主持人封为“速度王”,也获赞动作“好靓”。他第三轮做到“Perfect Run”,虽然最后一轮挑战场地斜度最深的高位失败,但仍赢得冠军。
万善恒表示,自己接触滑板运动仅两年,对参与港运会比赛感到开心,“我好快,有更多动作,没有太多甩漏,表现好好。”他自信地指赛前已有预感会赢,并希望未来可以参与更多碗池比赛。
紧接亮相的女子少年组,参选选手普遍动作比男生更顺畅,当中陈旨圆从6人中突围而出,是该组别中少数能做出动作Frontside与Backside Disaster的运动员,最后大热封后。
同样踩板两年的陈旨圆表示,当初因父亲而接触这项运动。她庆幸即使部份动作在赛前一日才首度练习成功,但比赛时没有过于紧张,发挥得比平时好。被问到会否害怕在踩板期间跌倒,她认为自己勇于尝试,更称滑板运动正是胜在“刺激、好玩”。
下午上演的男子青年组比赛,虽然一度受天雨影响而暂停,但战况仍相当精彩。文杰皓与顾嘉洹分别展示出过人技巧,互相逼使对手在下一轮提升动作难度,最终顾嘉洹仅险胜并成为冠军。
平日在北京训练的顾嘉洹称,比赛前数天不断来回京港两地,幸有爸爸陪伴,感谢对方支持与鼓励。他认为港运会比赛期间,大家互相鼓掌“氛围很好”;又赞扬文杰皓“很棒”,强调两人友谊第一,“他能做出很难的动作,可惜最后的动作没有算在时间内,我拿到冠军,运气也不错。”年仅14岁的他表示,希望未来可以参加全运会,尽量取得最好的成绩。
至于女子青年组比赛,英日混血儿Charlotte Keira Rouse凭尽用整个场地、走出流畅的路线打动裁判得第一名。这位11岁的小女生对获奖感到高兴,但同时指出自己有改进空间,“比赛十分有趣,可以周围走,享受速度的快感。”她更为自己订下目标——在将来成为一位职业滑板运动员。
压轴的公开组比赛,女子选手分别为林卓珈与周希翘,林卓珈的表演明显较佳,但她多次为“对手”周希翘加油,而周希翘屡败屡试,终在最后一轮完成目标动作,赢得全场欢呼。
林卓珈结果同时拿下街式与碗池赛冠军宝座。现年16岁的她4年前被用滑板代步的人吸引,网购滑板回家练习,自此喜欢上滑板,主项本是街式赛的她对获奖感到开心,也不忘提到周希翘,“我们平时一起玩,是好朋友,当然要鼓励她,最重要是她完成到自己的目标。”
林卓珈透露,早年初接触滑板时,滑板项目仍是小众运动,因此对滑板能够在今届港运会成为新增的示范项目感到十分惊喜。她表示短期目标是参加更多比赛、拿下更多金牌,希望能有助自己报读心仪大学。
最后来到男子公开组,两名参赛者均不断尝试高难度动作,结果早一日已在街式赛封王的于朗,力压何志锋称霸碗式赛,成为“双冠王”。
26岁的于朗2017年曾于天津全运会碗池赛夺得铜牌,为滑板界在全运会作出“零的突破”,他去年亦代表香港出战杭州亚运,结果在碗池赛得第11位。
现仍是港队成员的他全职教滑板,几乎每日都在滑板场,“寓教于操”;他这样总结自己的表现:“比赛几好玩,但自己懒,近来少到这场地练习,习惯在(碗池)小型一点的荔枝角公园极限运动场踩,(将军澳)这种要计划路线的场地相对接触较少,所以有点生疏,加上受天气影响,热身时间有限,发挥差了一点。”
今届港运会滑板比赛参加街式赛的人数比碗池赛多,于朗认为本地滑板运动源于街式赛,因此受有年资的运动员偏好,但新一代受惠于新建的滑板场,更多年纪较轻的选手玩碗池赛,“他们的身型相对细小,更容易控制转身等动作,跌起来也不会这么痛。碗池的速度、离心力都是街式没有的。”
于朗同样乐见滑板成为今届港运会新增项目,“这只是第一届,希望有更多人看到滑板,见到这种比赛模式,未来吸引更多爱好者参与。”有提早到场观赛的他认为,香港新一代滑板运动员能力不错,甚至比现时的自己更叻,“我这个年龄再去学习玩大型碗池相对困难,他们能够自小接触、戴护具去练习,进步会快很多。希望能培训更多新一辈代表香港比赛,而非每次都由我参赛,可能我能转为带队的角色。”
最后,于朗寄语一众后辈要继续踩下去,“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受伤。其实若非喜欢滑板,很难坚持去练习这么多招数,所以记住滑板最重要是玩得开心,勿因为家人逼你玩而去玩,好好享受。”
第九届港运会的滑板项目已经在5月12日圆满结束,在接下来的日子,港运会仍会有多个比赛项目上演,市民可结伴入场睇比赛,为自己社区的运动员打气、感受大型运动会炽热又欢乐的气氛。
如欲重温滑板碗池赛的完整片段,可浏览香港电台YouTube频道。所有港运会的决赛设网上直播,港台电视32台也会直播七个体育项目的决赛,更欢迎市民亲临比赛现场,为运动员打气,感受体育竞赛的炽热气氛。如欲了解更多第九届港运会赛程,可浏览港运会网站 hongkonggame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