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兴战招恨 参加欧洲歌唱大赛挨轰 赛事终难摆脱政治化漩涡
撰文: 王海 许懿安
出版:更新:
第68届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决赛5月11日在瑞典马尔默(Malmö)举行。欧洲广播联盟(EBU)章程规定大赛完全无关政治,不应有任何政治声明甚至口号出现在比赛中。然而赛事近年深陷政治化漩涡,马尔默和主办单位一样难以逃脱。
本届欧洲歌唱大赛的宣传口号是“透过音乐达致团结”(united by music),但在俄乌与以巴激战正酣,观众5月11日晚上欣赏第68届欧洲歌唱大赛决赛网上直播时,台上台下的情况都很难让人联想到音乐可以促成和解。
以色列已开始对加沙地带难民最后一个避难地拉法(Rafah)进攻,势将引致可怕的人道灾难。5月9日当地有过万民众上街抗议主办方允许以色列代表戈兰(Eden Golan)参赛并晋身决赛。
2024年3月,欧洲广播联盟宣布,只要以色列更改参赛作品的歌词就可以参加比赛,而当时的参赛作品名为《十月雨》(October Rain),讲述了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造成的创伤。
马尔默5月9日有过万民众上街抗议主办单位允许戈兰出赛。有示威者指责EBU在处理以色列参赛者的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因为它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取消了俄罗斯代表的参赛资格,理由是让这样让赛事声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