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球评】从总裁口风转变 看NBA在中国市场的博奕
火箭总经理莫利(Daryl Morey)一个支持香港的Twitter帖文,在中国引爆巨型公关灾难。
NBA和一众球星急急向中国球迷澄清甚至道歉的态度,令不少人不禁产生疑问:“NBA不能没有中国吗?”
商业社会,一切以利益主导。先撇开立场问题和道德批判,纯粹以数字来说话。
NBA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成功的职业运动联盟,经营模式主要依靠四大支柱:电视转播、门票、赞助和一切有关NBA的商品收入。在四大收入来源之中,电视转播收入独占鳌头。
根据彭博社报道,在2017/18年度NBA与ESPN和TNT签订的美国本土全国转播合约,加起来约为240亿美元。
NBA最大开支是球员薪酬,联盟合共30支球队,以每队上限15名注册球员计算,即总数450人。
以2018/19年度NBA球员的平均年薪639万美元计算,总数不足29亿美元。换言之,未计联盟与个别当地电视台动辄上亿美元的合约,单是两大转播合约收入,足以养活联盟所有球员超过8年。
其余三项收益,商品主要靠出售球衣带动,估计每年平均收入约9.3亿美元。自2017年开始,NBA球衣上首次加入赞助商广告,收入各队有所不同,介乎每年500至2000万美元不等,合共为联盟带来额外1.5亿美元年收入。
各支球队均有大大小小不同赞助商,而联盟本身,2015年6月终结与Adidas的合作,与另一运动巨头Nike签入一纸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8年合约,每年升幅足足是旧约的245%。
较令人意外的是,门票收入是NBA四大商业收入来源中,比重最低一项。各队门票收入差异甚大,根据NBA 2018/2019球季统计数据,只有76人、公牛、独行侠三队平均每场主场赛事有超过2万人次入场,速龙、热火、勇士、拓荒者、骑士、纽约人、湖人七队也贴近此数,最低的篮网不足1.5万人次。
然而即使以2万观众、平均票价100美元计算,41场主场赛事总收入,也“只是”为球队每年进帐8200万美元而已。
这套经营模式,加上联盟不断努力开拓新财源之下,令NBA收入近年逐年增长,至2017/18球季,单季总收入达到80亿美元,创下新高。
那么,中国呢?
自姚明2002年以状元身分加盟火箭队开始,NBA近20年来落力开发中国市场,根据福布斯估计,2018年NBA在中国市场价值约为40亿美元。
单是腾讯的5年网上转播收入,据报已高达15亿美元,是NBA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合作伙伴。此外,NBA与国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长期合作关系,已超过30年。彭博社引述一名NBA行政人员指出,自2008年起,中国市场每年增长均达双位数。
NBA总裁施华(Adam Silver)对此坦白承认,“毫无疑问,经济方面的影响十分明显,那个帖文带来的影响相当巨大。”
图看NBA在中美两国公关灾难(按图放大)
无敌广告Rate Card
帐面数字以外,中国也为NBA带来庞大收视人数。NBA公布,2018年中国透过电视、数码媒体或智能手机收看赛事的人数达到8亿人次,数字接近美国人口的2.5倍。
如此可观的收视,不单为联盟带来巨大收入,也是一张向各大赞助商推销的“无敌宣传武器”,令各种赞助合约的Rate Card叫价更高,还有深不可测的商品销售潜力,加起来的商业利益多得难以计算。
上述数字,相信足以说明何以NBA和火箭均对中国球迷的反应高度重视,不希望得失为他们带来巨大收入的重要市场。
金钱就是一切?
所有跟中国打交道的商业机构,均清楚明白跟中国交手的各项潜规则,亦因此贵为NBA顶级球星之一的夏登,在火箭出现公关灾难之际,第一时间联同队友韦斯保克向中国朋友和球迷致歉之余,还高呼:“我们爱中国”,尝试扑熄广大中国球迷的怒火。
如果由来自其他地方的球员做这一套,可能冲击不会那么大。偏偏是以民主自由大国自居的美国球星来饰演,反差感觉便格外强烈。
不少人质疑,NBA本身已经赚这么多钱,中国市场的金钱真的是那么重要吗?多位美国参议员对NBA“对中国叩头”的做法口诛笔伐,认为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应放在利益之上。
一家商业机构,收入当然至关重要,不过当影响力至巨的政治人物牵头,在本土“火烧后栏”产生另一场公关灾难,危害到NBA在美国自家品牌声誉,一切又要推倒重来,重新计算。
所以你看,施华第二日再回应这宗事件的时候,坚称“联盟不可能规定球员、职员及球队班主可以说什么或不可说什么,总之我们不能这样运作”,态度已趋向强硬,力撑莫利的言论自由,说到底,一切不过是商业计算和博奕而已。
延伸阅读:
NBA被指向中国“跪低” 美国民间强烈反弹 参议员怒骂:伪君子
【NBA】总裁施华表明会出席上海季前赛 期望与“合适官员”对话
【NBA】央视不满NBA总裁称尊重莫利言论自由 暂停转播季前中国赛
【NBA】篮网台湾班主谴责莫利撑港独 美学者批联盟“双面人”
【篮球】中国篮协宣布暂停与火箭交流合作 央视批GM莫利支持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