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反修例罪成在囚青年创最佳成绩纪录 盼可提早获释入学

撰文: 陈泳蕴
出版:更新:

DSE中学文凭试今日(19日)放榜,在近5万名考生中,有18名非一般考生。他们是一班在惩教所服刑的青少年,其中一名21岁的考生因涉2019年社会事件罪成入狱,今次重考最佳6科夺积点29分,创下在囚青少年考DSE最佳成绩。

在囚期间,深谙“有付出先有收获”,在惩教所内不能用手机,他可以更专心备试,试过一日用八、九个小时用温习。回首过去,他认为当时被社会风气、朋友影响而铸成大错,在囚期间重燃对内地的兴趣,“近年内地科研经济发展都好迅速,所以都想读中国研究呢一科”,故目标在大学修读中国研究课程。不过他的刑期到今年底,未能赶及9月开学,故希望可获提早释放,在9月升大学。

18在囚青少年报考 83份卷获评2级或以上

惩教署鼓励在因青少年报考各类型的公开考试,今年有18人报考中学文凭考试,他们13人来自沙咀惩教所、4人来自壁屋惩教所及1人来自励敬惩教所。他们报考的科目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通识教育四个核心科目,及经济及旅游与款待两个选修科目。共报考106份张试卷,其中83份取得2级或以上成绩,占总卷数78.3%,当中有8人考获符合入读本地大学的基本入学要求。

沙咀惩教所考生、 21岁的阿明(化名)考获6科最高共29分成绩(中文5**,英文4,数学4,通识5*,经济5,旅游3),是至2012年首届文凭试以来,应试在囚青少年取得的最佳成绩。阿明在入狱前为副学士一年级学生,因2019年社会运动事件入狱。阿明在家人及院所老师的鼓励下,决定重拾课本,再次报考文凭试,希望考取更佳成绩,获释后升读中国研究学士学位课程。

“系呢度冇得用电话,变成咗我嘅优胜之处”

阿明说,在惩教所和外面读书环境的分别,是在惩教所内学习会更专心,“我喺出边会机不离手用手机上网,但系呢度冇得用电话 。一开始都唔习惯,但系之后发现呢个变成咗我嘅优胜之处。”惩教所内有制定作息时间给在囚人士跟从,阿明指晚上10时便会关灯,但因为关灯一事也发生过一件温馨的往事。“喺呢段时间都有好畀心机温书,间中会温书温到好夜。呢度有规定10点熄灯,不过有次阿Sir见我畀心机温紧书,就话借支灯畀我继续去温书,个下好深刻印象,因为谂返起都觉得温馨。”

阿明强调“有付出先有收获”,他的温书方法就是勤力操练。平日早上6时半起床,然后全日也会做文凭试的试卷练习,一日会有大概八、九个小时用在温习上。数学科老师助理教育主任顾忠熹提到,阿明本身思想敏捷,上堂专心,亦喜欢发问。

对中国有很大兴趣 未来希望到大湾区发展

阿明自小对中国内地有兴趣,“我细个成日同屋企人返大陆,近年内地科研经济发展都好迅速,所以都想读中国研究呢一科。”他提到觉得自己在判刑前受到社会风气影响,“我自己𠮶阵时俾社会风气、朋友影响,而家觉得有误解,想读呢一科亲眼了解现况系点样。之后都希望可以喺大湾区一啲初创企业发展。”

与好多考生一样,阿明在昨日派发成绩的前一个晚上也是彻夜难眠。“平时我10点几就瞓㖊晚12点都仲未瞓。”啊明昨晚十分忐忑,他指之前曾经考过一次文凭试,但当时成绩刚好不够分入本地大学,“收到成绩𠮶一刻觉得好开心,有机会考多次系一个好好嘅机会。”阿明的父亲也今日有到场,“见到佢考呢个成绩觉得好意外,觉得佢开始生性啦。”

眼见家人长途跋涉探监 阿明深感愧疚

大学课程会在9月开始,阿明今年底才刑满,“希望我喺呢度参加多啲活动表现得好可以尽早获释出去。”阿明指他刑期结束后短期内也会继续学习,长远来说,他希望可以有个安稳的工作,并且尽快融入到社会。他希望10年后的自己也会继续努力不会松懈,“之前有段时间成日无所事事性格都唔系几好,讲嘢成日唔经大脑自我中心。”

阿明说他入到惩教所后,个性变得比较温和。眼见家人每次探访都长途跋涉,他深感内疚。“见到屋企人需要用两个钟头过嚟,我好后悔犯咗法,令到自己同埋屋企人受到影响。”

6科考获18分 希望升读电影相关课程

除了阿明外,20岁的小俊同样为沙咀惩教所应届考生。小俊考获6科共18分(中文3,英文3,数学3,通识3,经济4,旅游2)。他在服刑前曾参加文凭试,但碍于当时案情未定,所以暂时辍学。服刑期间小俊担心自己因为犯过事不易被社会接纳,所以对前途感到十分迷惘,后来得到家人及院所老师的鼓励,决定再次修读高中课程。

小俊想修读浸会大学的多媒体课程,“我自细对电影、港产片尤其是周星驰嘅戏都好有兴趣,觉得港产片系一样关乎民生同埋贴地嘅嘢。”小俊未来想读与演员导演有关的科目,将来的职业也希望是这个范畴。他认为电影是一个可以传达重要资讯和感受予观众的一个渠道。

惩教所增设平板电脑给在囚人士自学

小俊提到在惩教所内学习最大的困难是资源欠缺,“呢度有嘅资源同埋老师冇出面咁多。”不过小俊指今年惩教所派了Learning on Demand (LOD)的平板电脑给他们,所以学习资源上也有改善。为支援青少年在囚人士学习,惩教署在沙咀惩教所、壁屋惩教所及励敬惩教所设立名为LOD的在因人士电子学习平台,他们可透过平板电脑配合院所的内联网,浏览系统内涵盖不同范畴及不同程度的电子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提升学习效能。

到惩教所后变得成熟 阿俊指“之前做嘢唔理后果”

小俊曾经参与过文凭试,今次的成绩与上次相比有进步,“我觉得今次嘅成绩有好大进步,之前并唔理想得12分。今次进步咗好开心,觉得自己有好大进步,呢一样嘢系呢段难挨嘅日子有少少高兴嘅事。”

与阿明一样,他同样因为涉及2019年社会事件被控暴动而罪成入到惩教所。“当时我对社会有好多唔同嘅谂法,觉得自己用错咗方法,唔值得咁样做。入到嚟学左好多嘢更加了解咗自己。”提到觉得自己最大嘅改变,他表示变得成熟,“我之前做嘢系唔理后果,入到嚟之后明白到其实做每一样嘢都有后果。”小俊表示刑满后第一样想做的事回家见家人,“出到去之后想返屋企食屋企人煮嘅饭,同佢哋倾吓偈。”

数学科老师:惩教所考生普遍自信心低

数学科老师、助理教育主任顾忠熹提到,惩教所的考生普遍自信心低,“佢哋自信心低,对自己悲观,因为佢哋担心自己嘅前途,同埋惊唔俾出面社会大众接受。”他经常勉励同学,“我成日同佢哋讲,做嘢好似数学巨大方程式一样,人生有好多常数(固定不变的数值),即系佢哋犯咗法系已经发生咗嘅事。但系佢哋成日忽略咗variable( 多变的数值),佢哋嘅变数就系通过服刑反思,佢哋可以进修同埋装备自己。”他相信在囚的青少年,在惩教所来好好装备自己,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重投社会。

关注在囚青年的立法会议员陈沛良表示,“监管下释囚委员会”有两项提早释放计划,分别是监管下释放计划及释前就业计划,相关人士可以提出申请。由于相关计划出狱后须受监管令规管,直至最迟释放日期,在学人士应留意有可能影响外地实习考察。至于在囚人士对内地发展有兴趣,陈沛良说惩教署有“‘招’‘职’创未来”的活动,为在囚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包括大湾区工作,有兴趣的在囚人士亦可以考虑。

陈沛良表示,在囚青年参与中学文凭考试并不容易,建议政府加强在囚青年重投社会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大众知悉相关内容和成效,协助他们重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