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小四来港不懂繁体题目被留级 克服“疫”境获中大取录
中学文凭试(DSE)今日(19日)放榜,名校状元之外还有一班在困难中默默耕耘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天水围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的黄咏珊小四从来地到港,初来港时为两地文化教育差异苦恼,“唔知原来‘一打’系12个”,升上高中就遇上疫情,当时每逢放假便要返回内地看望嫲嫲,高中生涯更曾隔离三次,苦困之中仍努力不懈专注上网课及温书,终考获6科23分成绩,经校长推荐计划获中大社会学取录。
黄咏珊的同校同学陈嘉琪过去因身体不适,一星期或只能上两天课,曾因此自责未能考好考试,在老师开解下放松心情备考,终考到6科28分佳绩、其中通识科更获5**。对成绩喜出望的她鼓励成绩未如理想的考生:“唔好过于责怪自己,有付出已经系好叻嘅学生”。曾在住院时得到护士帮助,故打算入读护理学课程成为一名护士,回馈他人。
两地用语差异难适应 郭一苇中学学生黄咏姗:唔知“一打”系12个
黄咏姗小学四年级时从内地到香港定居,她忆述当时初来港,对两地文化及教育制度差异感不适应,尤其简繁体字不同以及英文等等,而两地用语概念上的差别更是难适应:“当时唔知‘一打’系12个”。她称,虽然内地数学教学更深入,但因繁体的题目未能看懂,故成绩也不佳,考完入学试已被要求留级。
疫下如“跨境生”中港两边走探望内地嫲嫲 曾三次被隔离
进入高中后遇上疫情,嫲嫲在内地身体不适一度住院,需要有人照顾,当时黄咏姗俨如一个“跨境生”,一放假即要跟随家人返回内地看望嫲嫲,当开学时又回港上课。她表示,疫情期间共隔离三次、每次14日,仅在香港就已隔离约1个半月,不时需要上网课,“网课好睇自制能力,人喺度但未必有实体课学得咁多,例如物理科冇得做实验。”
今考获6科23分成绩 只想有个愉快大学生活
她坦言备试压力较大,当时在内地每日都会往咖啡店温书,甚至相约同在内地的同学结伴学习。疫情回稳返港后,黄咏姗称得到学校及老师支持,跟上学习,最终考获6科23分成绩,透过校长推荐计划,达到中大社会学课程入学条件,可于9月成为一名大学新鲜人。她指暂未想好人生计划,现阶段希望有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活。
因身体问题曾一周只能上课两天 陈嘉琪最感谢老师关怀
同校另一名校生、陈嘉琪则考获5科24分、6科28分佳绩,其中作为末代通识考生,她在通识科获得5**好成绩。成绩来之不易,陈嘉琪表示身体状况不好,经常会头痛,以往因缺席太多需要休息转校,初到郭一苇中学时,甚至一星期或只能上课两天。
陈透露,曾因状态不佳而感到自责,“我觉得好似考唔到今次个试、温完考得唔好,就觉得仲未够努力,或觉得资质太差”。她指,当时有老师劝导关怀,称一次半次考试不算什么,身体需要休息时休息才最重要,“老师反而见到我自己都见唔到嘅努力,令我好感动同更加有动力去为关心我嘅人去努力。”
冀成护士回馈他人 陈嘉琪勉励成绩未如理想考生:有付出已经系好叻嘅学生
人总有状态不好的时候,陈嘉琪以过来人身份建议学生,应先听取自己身体需求,需要休息时不要太勉强,但不代表不用努力,也不浪费机会,“我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好努力,唔好过于责怪自己,因为有阵时大家只睇结果冇人见到过程,呢度老师都有教要睇返过程欣赏自己,我觉得有付出已经系好叻嘅学生”。
她又表示,对今次成绩喜出望外,5科成绩较她预想高整整7分,虽然选择有不少,但嘉琪指希望入读理大、东华或都大的护理学课程,冀成为一名护士帮助病人。她指,曾在住院期间得到护士的关心和照顾,冀向护士们学习。
▼7月19日 DSE 2023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