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历史科卷一无中国史题 历史科老师:十年来首次 几罕见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今届DSE甲类科目笔试最后一科为历史科,该科共设卷一及卷二,其中卷一设四道资料题,今年题目涉及日本史、香港史、欧洲史及国际关系,考生需“四选三”作答。
有历史科老师表示,翻查资料后发现今次是自2012年起,十年来首次在卷一无出中国史相关题目,形容“几罕见”,但指今次卷一出题相对直接及“相对浅咗”,涵盖的阔度及深度均较往年更好,所谓“陷阱”题亦较少。他强调,考生不能以为“死记烂背”就可取得高分,除温书外,必须对历史有全面理解,答题技巧上亦需要留意出题字眼。

▼4月28日 DSE文凭试通识科▼

+3

卷一出日俄战争及英德关系等

卷一“四选三”题目中,第一题问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涉及日俄战争、日本小学教育及日本西化情况等;第二题则问20世纪下半叶香港,包括经济发展及人口组成等;第三题20世纪初欧洲,包括与维持和平相关的工作及英德关系等;第四题则是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合作,涉及天花、世界银行行长有关人口推算的演说,以及联合国处理国际间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做法。

10年来首次卷一无中国史题 历史科老师:几罕见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历史科任谢荣燊表示,翻查资料发现,今次是自2012年起,考评局首次在卷一无出中国史相关题目,形容“几罕见”。他认为,今次卷一相对容易,因出题较直接,较少“陷阱题”,考生更容易发挥,只要读好史实,相信不难应付,但要高分则要视乎考生对历史的掌握能力及答题技巧。

卷一第二题资料数据较庞大,学生需要有归纳能力。

问题字眼须注意 正反例子要概括

谢荣燊举例表示,第二题c部分题目问及“有多大用处”以及第四题c部分问“有多成功”,考生需要平衡好坏两方面,即“无用处”及“不成功”例子都要概括到;又称问及“转变”时,代表是由旧变新的过程,惟考生经常只记得写新的部份,忘记提旧的部份,因此有机会失分。

他又估计第二及第四题相对较少考生选答,因第二题虽然是考生熟悉的日本史,但资料提供的数据量多,考验考生归纳能力;第四题涉国际关系,则是考生较不太熟悉的范围。

卷二两道中国史题 涉美国在冷战时期角色

至于卷二部份是“七选二”题目,今次包括两道中国史题,例如探讨1900至1949年中国现代化探索等,其余题目则涉及日本1931年至1952年的对外政策、1967年起东南亚地区合作上不同阶级特征、1946年至2000年欧洲经济统合及美国在冷战时期的角色等。

▼5月13日 DSE考生在暴雨警告下到试场应试▼

+1

难度适中 料考生较熟欧洲史

谢荣燊认为,卷二难度适中,与往年相约,考生或较多选答第四及第六题与欧洲史相关的题目,因学生一般熟悉欧洲史,“听过有学生专门温欧洲史,可能个人钟意。”他又称,第四题提到考生要参考两次大战的发展,明显需要考生比较,相信“不算伏”。

他又认为第七题相对较似“陷阱题”,因题目提到“主要”,考生若忽视该字眼,则会忘记要进行比较。

他补充,虽然卷一无出中国史题较罕见,但卷二出了两道中国史题,相对平衡;而卷二今年无出香港史题亦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