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景山约2.5万居民仅5条巴士线出行 关注团体促增路线与班次便民
随着葵涌荔景山一带的屋苑及公共屋邨相继落成,包括去年10月新入伙的插针式公屋丽瑶邨喜瑶楼等,为该处带来激增人口,但为人诟病多年的巴士及小巴服务不足问题,至今仍无改善,目前有逾万居民需共用仅5条巴士线,加上社群设施配套不足,居民必须跨区解决生活需要,致使搭车出行时,经常大排长龙,苦不堪言。有关注团体促政府予以正视,并尽快改善荔景山头交通配套问题。
“丽瑶居民关注组”及“祖尧交通关注组”今日(9日)联合释出两份有关荔景山头交通配套的问卷调查报告,提到插针式公屋丽瑶邨喜瑶楼于去年10月入伙后,为邨内新增超过2,500人口,目前共有约万名居民,连同祖尧邨约1.5万人口,单是两条屋邨已有2.5万人,但荔景山上的交通配套多年来毫无改善,居民需依赖巴士及小巴下山出行,再转车至目的地,但两邨共只有5条巴士线,而且班次疏落,数条小巴线亦经常大排长龙,长此下去恐对交通造成不胜负荷。
调查显示巴士小巴班次及路线不足最严重
该两个关注组遂于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期间,就巴士及小巴的候车时间、班次、上落车地点及路线覆盖,分别向341位及103位邨民进行评分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全数不合格。其中以丽瑶邨的候车时间评分最恶劣,平均只得0.91分(5分为满分),而祖尧邨的候车时间及班次的平均分分别为2.86分及2.38分(10分为满分),可见交通服务班次不足问题最为严重,影响两邨居民的生活机能。
有居民表示,两邨共5条巴士线,其中30、45及46号线都覆盖两邨,可是班次疏落,每班车一般需等候30分钟,甚至试过等候长达1小时一班,有时驶来是载运量较少的单层巴士,而且有脱班及到站时间不准等问题,令居民难以预计行程时间。居民李女士分享改搭小巴经验,却遇上人满为患,她说:“架架都满座,小巴去到丽瑶祖尧都冇位,等到第5架先上到!”
居民难过海 去沙田转折
调查又显示46.3%受访者认为需增加往来港岛的路线,祖尧邨亦有52.4%受访居民认为增设巴士路线前往香港岛、沙田等,可改善祖尧邨交通配套。关注组指出,巴士公司现时虽在荃湾、大窝口、葵盛及葵芳等地,在繁忙时段增加特别班次到港岛,但荔景山居民需多次转车,对他们仍然很不便利;若在繁忙时段增设指定班次行经丽瑶、祖尧至西九龙走廊、西隧及会展站,可为居民解决出行问题。其中居民曾女士称:“以前我返工要转车落荔景站,再搭车去中环,仲要转车,车资好贵。”居民谢小姐亦希望巴士公司能增设分段收费及转乘车资回赠优惠。
屋邨老化与交通不便 限制长者出行恐更封闭
另外,丽瑶邨及祖尧邨落成40多年,居民以长者为主,加上社群配套不足,例如祖尧邨只有一间超市,居民大多到深水埗或荃湾区购物和解决生活所需,而长者或带学童上学的家长,难以应付行走约20分钟的山路,故巴士路线少、班次疏问题,恐会限制荔景山的长者的出行及接触社群的机会。
关注组称,他们上月曾就荔景山交通问题,向葵青区议会交通运输委员会递交意见书,要求于区议会上讨论相关交通配套情况,获回应会积极考虑加入下月11日的区议会议程,同时有数码当区区议员回复会面及落区视察情况,关注组希望能借此向相关部门反映荔景山的交通迫切状况,尽快加密巴士、小巴班次,并增设来回丽瑶、祖尧及荔景小巴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