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办糕点社企 聘金龄妇女制作 革新中式传统糕点形象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说到中式传统糕点,普遍都会给人感觉很老土,很油腻。每次都是一大堆的份量,总是吃不完,但它们只能有这一个固有的形象吗?糕点时光创办人杨明珠观察到这个情况,便开设专页,分享这些糕点背后的冷知识,却意外引来一群对中式传统糕点有兴趣的人,又从中发现商机,发展成帮助团购各种老店出产的中式传统糕点。去年她更毅然自立门户,聘用一班金龄妇女制作传统糕点,保留传统手艺,亦会共同研发不同创新口味及重新包装糕点,盼借此活化糕点形象。

说到中式传统糕点,普遍都会给人感觉很老土,很油腻。每次都是一大堆的份量,总是吃不完,但它们只能有这一个固有的形象吗?(卢翊铭摄)

“妈妈成日整茶粿,会觉得好老土,白色一嚿,又油淋淋”。糕点时光创办人杨明珠说。由日常的观察令她开始思考传统糕点是不是只有一种形象。而近年来香港盛行古早风食物,正正由一些传统食品转化而成,“台湾有太阳饼、菠萝酥,日本有日式和菓子,呢啲都系一啲好有历史嘅食物,但重新包装后,就大受欢迎。你去台湾旅行都会忍唔住买菠萝酥食”。

糕点时光创办人杨明珠由日常的观察令她开始思考传统糕点是不是只能是这种形象。而近年来香港盛行古早风食物,正正是由一些传统食品转化而成。以此为契机,杨明珠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专门分享中式传统糕点的网上专页,亦是糕点时光的前身。(卢翊铭摄)

以分享糕点知识为创业契机

以此为契机,杨明珠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立了一个专门分享中式传统糕点的网上专页,希望借着提供糕点的冷知识,令更多年轻人知道每一个糕点背后的来历及故事,专页亦成为糕点时光的前身。在专页成立一段时间后,透过提供不同的糕点知识,成功吸引不少感兴趣的人。同时,杨明珠开始收到不少人到专页查询可以品尝这些传统糕点的地方,她指由于在本港售卖这些糕点的仍是以传统老店或小贩为主,即使向读者提供地点,他们亦未必能亲自找到。疫下杨明珠眼见不少老店都受冲击而结业,认为十分可惜,故决定展开团购,由自己亲身到访老店购入大量糕点,再送到各个港铁站交收,让读者能享用到糕点,亦能帮补老店的生意。

在一切上轨道后,杨明珠发现原来传统糕点有发展空间,便试着制作,“平时就食得多,要我自己去整,我真系唔识。但唔知点解喺妈妈𠮶一辈,整呢啲好似系一个基本技能,无一个食谱,但就系好好食”。由于很多售卖中式糕点的婆婆都是无牌经营,杨明珠便聘用一些金龄或半退休的基层妇女,在利用其手艺制作糕点之余,亦能让她们有一份额外收入,并且建立妇女的社交圈子。

杨明珠(中)指,正正有一群幕后功臣支持,决定大胆于西营盘开设实体店,希望能让客人有更好的文化体验,“可以摸得到,影得到,客人又可以同店员沟通”,聘用妇女团队亦能让她们有一个更稳定的收入。(卢翊铭摄)

揉合香港趋势 设计创新有营美味糕点

其后糕点时光产品逐步成形,现时出售糯米糍、茶粿、牛耳饼及砵仔糕等传统糕点,有多达20间销售点,并聘用10名基层妇女。当中,糯米糍及芝麻糖为迎合大众近年来养生风气,前者以无卡路里的甜菊糖取代白糖,后者由核桃、红枣及杞子等健康食品制成,做到健康又好吃,一改以往传统糕点“重负担”的印象。妇女团队更不时在传统糕点中研发新口味,如辣菜脯茶粿,“我第一次食好惊讶,个感觉系好港式嘅pizza风味,估你唔到嘅搭配”。

推家居糕点懒人DIY包 安在家中享用传统糕点

正正有一群幕后功臣支持,杨明珠决定更进一步,于西营盘开设实体店,希望能让客人有一个更好的文化体验,“可以摸得到,影得到,客人又可以同店员沟通”,聘用妇女团队亦令她们可以有一个更稳定的收入。至于为何选址在西营盘,杨明珠认为该区的地理位置佳,附近有大学、中学及老店,近年亦成为文青热点,十分符合其推动革新及活化中式传统糕点形象的目标。以往糕点时光举办工作坊,走进校园推动糕点文化,疫情下不少活动只能改在网上进行。杨明珠指,幸获得Cre8 by AIA赞助及支持,让他们大胆研发及大量制作茶粿及砵仔糕的家居糕点懒人DIY包,人们即使留在家中,亦能自行制作出传统糕点,糕点DIY包亦即将于实体店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