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24年臭豆腐食店月底结业 “地标式”臭味将消失食客不舍
平日走近太子金鱼街近水渠道交界,总有一股浓烈的味道扑鼻而来,“识货”之人会说是香,也有些人认为奇臭无比。不论喜欢与否,太子这间曾因臭豆腐小食店开业多年,其油炸味道早已成为“地标”,甚至屡被环保署检控罚款,它亦因此“臭名远播”,吸引不少老饕慕名而来,但近日店外贴出告示,指因租约问题,店舖将于本月27日结业。消息传出后引发不少关注,今天(16日)下午,不少市民抢在结业前排队购买小食。
臭味深入民心 食客赶在死线前购买品尝
臭豆腐、炸大肠、鱼肉烧卖......这些街头小食是不少香港人的回忆,在走鬼小贩和大排档买少见少的年代,小食店显得更加“珍贵”。位于太子水渠道的美味食店,多年来以臭豆腐的臭味为人称道,资深食家蔡澜的笔下也曾写道:“闻到一阵强烈的味道,厌者掩鼻而走,爱者狂喜,原来找到了市面上已经罕见的臭豆腐了。”多年过去,臭豆腐的味道引起过不少争议,也似乎有所减轻,其出品至今仍深受一班老饕喜爱。
不过,近日传出因业主拒绝续租、店主决定将食店结业的消息,由于臭味“深入民心”,引起了网上各大大小小的食物关注组讨论。而今天中午时分,该店门前亦排起人龙,有情侣、一家大小到场购买小食,店员制作食物、包装和收钱忙过不停。顾客陈小姐指,日前得悉店舖要结业后今天顺道过来,指自己爱吃臭豆腐,数年来一直有光顾。她认为,过往至少农历新年前后街上会有小贩档,但现时能吃到臭豆腐的地方愈来愈少,对于臭豆腐店再少一间,她感到十分可惜。
小店曾因气味浓烈 遭环保署检控罚款
另一名客人郑先生则指,知道要结业所以第一次前来,指不是特别钟爱臭豆腐,但也不感抗拒。他又指,以他所知在油麻地以及大围仍有食店售卖臭豆腐,日后想吃时会“转战”其他店舖。
事实上,该食店自1998年开业后传出味道过于浓烈,遭楼上街坊、附近店舖抗议。据了解,有店主当年曾购买空气洗涤机、抽油烟机等希望能减轻气味,但附近居民仍对店舖十分不满,声称只能长年关窗避臭味入屋,之后小店屡次遭环保署以违反《空气污染管制条例》为由被起诉上法庭,最终被判罚款。如今距离店舖结业倒数两星期,除了食客惋惜又少一个“朝圣”地方,另一边厢也有网民形容,事件对居民来说是长久以来的“抗战胜利”。
臭豆腐相传起源自清朝,有指一个豆腐店主在夏天时因豆腐滞销,眼看著豆腐就要变馊,他心生一念,将豆腐撒盐,切成小块,放入坛中。过几天打开坛子,发现豆腐变成青色,虽然闻起来奇臭无比,不过却非常好吃,从此臭豆腐成为了特色小食。而在上世纪初,香港有不少臭豆腐小贩会肩挑炭炉、油镬,随街摆档。不过,由于独特气味受到不少人投诉,加上制作需时,卖臭豆腐的档贩其实已买少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