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文物径│营运费每年逾百万 屏山历史建筑私人拥有、公家维修

撰文: 区礼城
出版:更新:

社企“要有光”在屏山文物径对开三幅地皮兴建87伙社会房屋“光村”,而屏山居民一直表明反对,随着城规会早前(10日)批准项目,有原居民张贴通告表明全面封闭文物径以作抗议。翻查资料,原来文物径除了一个访客中心属政府物业外,其他历史建筑物皆属私人拥有,但维修则由公家负责;而元朗屏山和粉岭龙跃头文物径每年的营运费用达450万元,当中元朗屏山却因兴建光村问题而关闭,市民无法入内参观。

+6

文物径由古迹办与建筑署筹建 兼负维修责任

位于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径是香港首条文物径,于1993年12月12日开幕,长约1.6公里,记载本地邓族民俗文化。文物径当年是由古物咨询委员会提出建议设立,由香港赛马会及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赞助费用,并由古物古迹办事处和建筑署负责筹备和安排。而早年有报道指,政府每年用于元朗屏山和粉岭龙跃头文物径的营运费用达450万元。

社企“要有光”兴建社会房屋的计划,一直遭屏山乡事委员会及原居民反对,尤其贴近聚星楼的一幅地皮更引起他们强烈反弹,认为会破坏风水,要求将计划搁置。“要有光”至上周五递交申请,主动删减单位数量至87个,并将最贴近聚星楼的社会房屋改为兴建一层高学习中心,两者之间预留400平方米公众休憩空间,增加空间感,最终获城规会通过。而原居民获悉后随即将行动升级,由数月前在文物径周围悬挂横额后,近日直接关闭多幢建筑物,并在门口张贴通告称“由于政府带头破坏文物保育,邓氏宗族决定全面封闭文物径”,拉上胶带及锁门以示抗议。

古迹办:业权人可决定是否开放

古迹办发言人回复查询时表示,屏山文物径贯连五项法定古迹(聚星楼、达德公所、邓氏宗祠、愈乔二公祠、仁敦冈书室) 、六项已评级历史建筑(觐廷书室、清暑轩、洪圣宫、杨侯古庙、述卿书室前厅、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以及三项历史构筑物(古井、社坛和上璋围) 。除了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属政府物业外,文物径上的其他历史建筑/构筑物皆由私人拥有;古迹的宣布和历史建筑的评级不会影响有关建筑物的业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业权人可决定是否开放其拥有的建筑物予公众参观。

发言人指,虽然部份文物径上的历史建筑现时不对外开放,属于政府物业的“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欢迎公众参观,并可于古迹办网页下载介绍屏山文物径的小册子、按古迹办于沿线设定的路标及资讯板欣赏各项法定古迹/历史建筑的外貌,了解其文物价值。发言人又指,古迹办与业权人代表就屏山文物径重开的可行性保持紧密联络,并继续安排人员巡视文物径上的法定古迹/历史建筑,确保建筑物得到合适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