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虐畜案三分之一动物死亡 两成案件疑凶不获起诉
深井豪景花园去年2月发生虐畜案,30只宠物被人从单位抛出街,酿成其中18只惨死,然而律政司经七个月后决定不起诉疑凶,引发外界哗然。香港大学联同爱协今日(3日)发表一项调查报告,探讨2013至2019年间有纪录的虐待动物案,发现大多涉及主人或家庭成员造成创伤性身体伤害或疏忽,导致近三分之一的案件中的动物死亡,惟两成案件未能成功起诉,促请当局正视问题。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与爱护动物协会,获港府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资助,由港大法律学院韦凯雯副教授、爱协动物福利部副总监候安娜医生、爱协福利部研究及发展主任何书平、及爱协调查主任秦美怡等分析2013年至2019年爱协数据库中的虐待动物案件,今日发表相关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大多数案件涉及狗只在没有食物或食水的情况下被遗弃在私人处所内,当中几乎全部案发地点均于宠物主人租用的村屋内发生,很多时主人并非与动物同住,当牠们被遗弃后,大多数案件的动物主人或家庭成员涉嫌对受虐动物造成创伤性身体伤害或疏忽,当中近三分之一的案中受虐动物已经死亡,惟有达20%的案件中,涉嫌遗弃动物的主人因警方未能在6个月的时限内及时找到并起诉他们,因而逃过司法检控。
曾发生收容所狗吃狗恐怖事件
负责人研究及分析案件详情,发现大部份案件都涉及宠物主人没有足够经济能力或时间照顾狗只,又或负责人无法照顾收容所内收集的流浪狗,当中两宗值得关注的案件中,疑犯开设一个接受公众人士送来动物以换取捐款的收容所,先后收集了超过100只动物置于收容所内,惟最终因管理不善,狗只开始互相进食同类以求存活。
主办单位认为,必须加强教育宠物主人,当他们不能继续适当地照顾动物时,需要接受登记自愿放弃动物,而不是罔顾牠们的福利并遗弃牠们,尤其是拥有大量动物的主人亦会有所帮助。
另一方面为应对收容所因不受监管而对动物受虐构成风险,主办单位认为本港迫切需要制定收容所牌照法例,以监管动物救援收容所。
至于针对宠物被主人从单位抛出街外惨死,以及有人故意在街上放毒饵毒狗或放捕兽器捉狗等案件,主办单位认为有需要引入对动物的谨慎责任以完善现行反虐待的法例,包括阻吓毒害动物者的新罪行,打击动物从高处坠下的新罪行,改善监管使用动物捕捉器的规例,以及监管美容院、动物训练员和寄养设施的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