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支持规管即弃胶餐具 倡政府推环保产品认证真“走塑”
政府上月初发表咨询文件,建议推行“管制即弃胶餐具计划”,计划全港食肆分阶段“走塑”,并就此进行公众咨询。有团体对政府规管即弃胶餐具表示支持,认为将会有助减少产生废物及配合国际间的“走塑”趋势。团体又建议,日后应如同能源效益标签一样,透过认证规管各类即弃餐具,确保市民和餐饮业界能购买真正的环保产品。
环保署于上月初发表咨询文件,建议立法分阶段管制即弃胶餐具,首阶段全面禁止即弃发泡胶餐具,目标约于2025年实施。该公众咨询为期两个月,将于9月8日截止。研究报告建议,立法分阶段管制即弃胶餐具,包括发泡胶餐具、饮管、搅拌棒、进食用具(叉、刀和匙)、碟、杯、杯盖、食物容器(碗和盒)及食物容器盖,并因应个别特殊情况提供豁免。至于标榜可降解的氧化式、可分解塑胶和生物降解塑胶,也同样纳入管制。
环保促进会表示,同意政府于首阶段,禁止食肆提供所有即弃塑胶餐具予堂食顾客,但建议到第二阶段,应扩展至禁止食肆提供任何物料而制的即弃餐具,取而代之食肆应提供可重用餐具予堂食顾客。该会又指,同意政府分阶段禁止向外卖提供即弃塑胶餐具,并建议食肆不得免费提供其他非塑胶物料而制的即弃“食具”(即刀、叉、筷子等容器以外的餐具),认为透过经济导向,长远才能改变市民习惯,鼓励消费者自备食具。
此外,环保促进会指出,一些替代即弃餐具标榜用纸或植物纤维等非塑胶物料制造,其实不少都添加了塑胶防水涂层,因此建议政府利用环保标签或环保产品认证,经由第三方进行测试和核实,规管市场上售卖的各类物料而制的环保即弃餐具;同时建议禁止销售即弃胶餐具予消费者,例如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等。能够上架的即弃餐具替代品,必须获得环保产品认证,确保消费者只能买到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少的即弃餐具。
环保促进会行政总干事何惠萍表示,在管制即弃塑胶餐具方面欧洲国家比亚洲国家推行得较易,而香港相比邻近国家如韩国等,政策亦未成熟。她认为,政府现阶段应与不同业界沟通,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亦应为“环保餐具”定下标准,让业界能清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