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近五成基层长者需强忍牙痛 团体促政府加设牙科保健券
政府早于90年代开始推行学童牙科保健,惟对于长者牙科保健服务却是十年如一日,至今仍未有恒常化检查,一众基层长者饱受牙患之苦却无法负担治疗。有调查发现,九成半受访基层长者无定期检查牙齿习惯,更有近五成长者需要强忍牙痛。卫生署曾承诺在今年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及重订目标,有关注团体希望,当局能把长者的需要纳入其中,加设牙科保健券,并在现届政府中开始改善长者牙科保健情况,以及制定长者牙科政策。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及香港老人权益联盟在5月至7月间,以面谈,电话访问以及问卷形式调查230位于贫穷线下、60岁以上的长者口腔健康状况及习惯。当中发现,九成半长者无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只有45%受访者有20颗真牙(据世卫所定立的标准长者口腔健康目标为有20颗真牙),42%受访者余下少于19颗牙齿,更有一成受访者已失去全部牙齿,情况十分严重。
在牙患方面,46%受访长者表示,近一年来经常或间中因牙痛影响睡眠,当中有38%表示会忍耐或没有处理,亦有34%受访者会选择自行处理,包括使用偏方或把止痛药塞到牙痛位置等。遇到牙科问题的受访者中,51%因未能负担费用,故没有求医,亦有35%受访者自觉无需要求医,28%则表示没有途径去找信任的牙医。
失去所有牙齿比例比十年前高一倍
在口腔健康方面,72%受访长者表示每天均会刷牙两次或以上,却有83%受访者从不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是次调查亦与10年前卫生署对65至74岁非居于院舍的长者口腔健康调查作对比,发现基层长者比十年前的整体长者情况更差,如失去所有牙齿的比例,比以往高出一倍,情况不理想。
此外,调查中有75名受访者是领取普通或高额长者生活津贴人士,并合资格使用关爱基金的牙科服务,惟有76%合资格受访者均未有使用相关资助,原因包括未有牙科需要(41%);24%表示有牙科需要但不懂申请;20%表示有需要但由于关爱基金只能申请一次服务,担心使用后不通再申请,因而未有申请,余下的有申请服务;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已没有经常使用所配假牙,当中逾半受访者指出,获配假牙从来都不适合自己。
现年62岁的卢先生任职餐饮业散工,平均月入只有8,000元,扣除日常开支后,没有额外金钱去看牙医。他在18年前曾患上鼻咽癌,当时需要接受电疗,治疗影响他口腔的口水分泌,失去口水对牙齿的保护,卢先生一直想去看牙医保养牙齿,惟他未能负担诊所收费。
长者叹“我连食嘢嘅权利都冇”
现时卢先生只有9只完整牙齿,他形容在牙科治疗上,长者像是被遗弃的一群,“依家我连食嘢嘅权利都冇,食嘢食得好困难,要就住就住,唔系啲嘢食会系牙缝流出嚟”。卢先生曾查询坊间牙医诊所镶牙的收费,但金额高达4万至5万元,根本不能负担,故希望政府能提供援助,让长者能解决基本的进食问题。
梁婆婆和琼婆婆曾使用关爱基金下的牙科服务,惟她们对服务均感到不满。现年68岁的梁婆婆在今年4月时,曾使用服务镶了一只假牙,戴上半个月后,她便感到十分不适,惟她无从得知应找谁解决问题,她表示曾试过向相关部门求助,却未有得到妥善处理。
现年72岁的琼婆婆则在数年前使用服务,为下排牙齿造了一套假牙,惟在牙医检查下,告知她的口腔条件并不适合,故不为她安排造假牙。琼婆婆的关爱基金牙科服务亦因而额满,她无法再次要求使用基金资助去看牙医。琼婆婆事后到坊间诊所查询,诊所医生却指她的口腔条件适合造假牙,最终她需要自费完成治疗。她认为关爱基金下不能换牙医再作诊断,是过于严格的条件,亦令长者容易失去治疗机会。
社协社区组织干事连玮翘表示,调查显示本港基层长者的口腔健康未能达到世卫基准。基于经济考虑和牙科知识不足下,基层长者大多选择不求医,而牙齿健康和长者生活质素有一定的重要性,他建议政府应增设牙科保健券,让长者能在有资助下进行恒常的检查、洗牙、补牙及简单治疗,预防长者牙齿出现问题。
建议社区康健中心加入长者牙科保健
另外,连玮翘认为政府应善用资源,在社区康健中心中加入口腔检查及长者牙科保健,以提升长者对保护牙齿的认知。同时,他建议政府放宽关爱基金牙科限制,由以往65后岁长者在使用服务后,需要等待10年、即年满75岁,以及在首次治疗后的5年后,才能使用第二次服务,改为3年便能申领一次,延长长者假牙保养期。他认为同时亦要容许配上不适合假牙的长者,能与另一位医生求助,盼能更适切长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