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设立社区玻璃回收点 促政府提供诱因推动回收普及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香港推行玻璃回收多时,回收量却未如理想。根据环保署公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2019)显示,现时香港每日共有253公吨的玻璃弃于堆填区,占整体都市废物的2.3%,惟每日回收量只有约55公吨。有民间组织在南区设立三个社区回收点,持续固定摆街站以及举行不同活动,推广玻璃回收理念。此外,他们建议政府应就玻璃回收提供诱因,反思现时外判制度下的质素及管理,普及社区玻璃回收。

民间组织“南地球”一直以南区作主要服务对象,在义工团队帮助下,在社区进行和推动玻璃回收,亦开始在南区设立社区回收点,供市民使用。南地球在南区进行回收工作前,曾服务湾仔一带,当时也略见成效。南地球秘书April忆述当初来到南区进行玻璃回收,源于南区区议会的一次邀请,有时任区议员察觉市民有回收需要,主动联络南地球,建议他们在利东华贵商场建立社区回收站,便利街坊。

社区回收站在华贵商场试行成功后,2014年组织便和区议会合办,在南区的社区回收站亦随之陆续出现。高峰时曾有12个社区回收站和11个屋苑/学校回收点,供附近市民使用。但随着环保署在2018年接收“玻璃再生璀璨”项目下的港岛九龙新界玻璃回收网络和终止项目的资助。南地球的资助也因此缩减,转向寻找民间资源补助。最终,南地球承接南区三个社区回收站,包括香港仔南宁街(香港仔街市外)、鸭脷洲洪圣街(鸭脷洲街市外)和利东商场1期2楼,继续推动玻璃回收的理念。

组织坚持摆街站 以行动感染市民

April和义工会在每个月第三个星期六,便会在玻璃回收箱前设置街站,呼吁市民参与玻璃回收,亦会有以物易物活动予回收玻璃的市民,例如换取杯子作礼物。摆街站期间,不时有市民主动向April查询回收玻璃事宜,“我哋会坚持摆街站,因为喺一个社区耐咗,就会认识到一班人,开始认得同交流,呢啲都系一种能量”。她亦相信,从街站入手,能直接起示范作用,除了用行动感染到别人外,亦能拉近人与人距离。

当中,位于香港仔南宁街(香港仔街市外)的回收站最为受欢迎,当三个回收箱爆满时,有多于500公斤的玻璃瓶。April解释,因位置贴近民居,加上附近街市人流多,市民普遍喜欢在就手位置进行回收,“去买𩠌之前,可以顺手放底啲玻璃樽”。新年前,南宁街的回收箱才刚清好,访问当日是初四(15日),已有一个箱半满,另外两个箱亦有不少收获。

新年前,南宁街的回收箱才刚清好,访问当日是初四(15日),已有一个箱半满,另外两个箱亦有不少收获。(曾凤婷摄)

社区回收量每月达1公吨 玻璃回收可变环保砖

根据南地球提供数据,三个社区回收站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间,每月平均收到1.062公吨,即3,636.288个玻璃瓶。1公吨看似不多,但仅仅是三个社区回收站,共7个回收箱在一个月的成绩。南区的玻璃回收活跃,南地球会把所有收到的玻璃瓶运到屯门龙鼓滩工场,把它们制成环保砖,给这些玻璃二次人生。

强化玻璃、含有化学物质及杂质玻璃不能回收

尽管如此,玻璃回收之路亦不容易,因为仍有不少市民不知要如何正确地回收玻璃。April表示,她曾见到市民因害怕玻璃放到箱内会打破,所以选择把瓶放到回收箱附近。“其实放喺旁边仲危险,市民可以放心放落去,唔使惊会碎,回收后都会打碎啲玻璃嚟整环保砖”。另外,不少市民也不知道灯泡和灯管等,因为有强化、含有化学物质和杂质的玻璃而不能回收。April每次检查后,也会把不能回收的物件取出,和能回收的玻璃作分隔。她提醒,除了玻璃外,其他的物品亦不应放到回收箱内。市民应先清除非玻璃的塑胶、软木塞和包装纸等。

+1

外判制度存问题 政府应加强管理

原来,政府把回收工作全数外判也是一大问题。April解释,她过往曾到啤酒节协助回收工作,竟目睹外判清洁工人打算把大量玻璃瓶直接弃置,并没有把它们拿去回收,令April意识到实施外判制度下,清洁工人其实没有回收意识。她指出,在2018年,环保署接收“玻璃再生璀璨”项目下的玻璃回收点后,便以投标制让外判接管,惟回收情况却不太理想。

April曾目睹外判清洁工人打算把大量玻璃瓶直接弃置,认为外判的清洁工人欠缺回收意识,亦显示在外判制下的弊端。(南地球提供图片)

她指出,外判制度令玻璃回收由大型外判商主导,间接失去部分回收机会,“将回收分包出去,好多外判都只会着重有冇达到个回收量,唔会理过程”。投标制以价低者得,低价随之会带来不少质素问题。政府在管理外判商方面亦有待改善,她称过往曾向食环署申请把回收箱放在其辖下的熟食中心内,方便食肆把玻璃瓶放在箱中,虽然食环署接受申请,但回收箱却未有放在熟食中心内,反而被置在地下的垃圾站。事后她和食环署积极沟通,但由于该位置由外判商管理,外判商不太合作,令回收箱的运作不顺利,直接影响该位置的回收量。

组织吁政府提供诱因 推动社区回收玻璃普及化

April提到,现时回收玻璃依赖市民自发,缺乏诱因下,难以令在社区普及。她建议政府仿效商场回收胶樽和牛奶公司回收玻璃瓶后回赠的做法,“如果商场有回收位同回收完可以有啲回馈嘅,相信好多市民会愿意去做”,有助推动回收玻璃在社区普及化。

April认为:“如果商场有回收位同回收完可以有啲回馈嘅,相信好多市民会愿意去做”。(曾凤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