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社企“共厨格仔车”助单亲妈创业 蓝带级甜品有得卖

撰文: 区礼城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爆发,饮食及零售业遭受重创,香港的失业率更创十年新高。为了在“疫”市送上暖意,近日有本地服装品牌与社企合作,拨出店铺空间为基层和厨艺素人增设寄卖点。这个“共厨格仔车”除了可以让受助光房的单亲妈妈、照顾儿子而放弃事业的法国蓝带级厨师、以及健康推素的人士聚首一堂展现厨艺,更可为他们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创造小本创业谋生机遇。

“共厨格仔车”的计划可向公众推广“共享寄卖点”的理念,在疫情下分享寄卖空间,促进创业机会并创造一个全新的共享煮食生态环境。 (“共厨格仔车”提供图片)

“共厨格仔车”由本地服装品牌Gourami和社企“共厨家作”合作推出。Gourami创办人Flora表示,疫情直接冲击基层的生计及加剧贫富悬殊,因此希望藉与社企合作,为受疫情影响收入的基层人士提供短期就业机会,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共厨家作的创办人郑耀彤则表示,组织自2016年成立至今,一直透过共享闲置厨房及共享煮食空间的理念,让每位家厨在计划中大显身手,亦让顾客品尝在家制作的味道;今次亦希望藉“共厨格仔车”的计划向公众推广“共享寄卖点”的理念,在疫情下分享寄卖空间,促进创业机会并创造一个全新的共享煮食生态环境。

四位“家厨”的入厨及创业经历故事均有不同。其中“心妈家𩠌”主理人凯欣是参与“光房”计划的单亲妈妈。凯欣指“心妈家𩠌”这个店名除了是她的别号外,也是她对童年美食的回忆。她指小时候家中为了节省金钱,不能常到酒楼,但一家人会记住不同菜式的味道回家礸研,复制过烧卖、炸油角、炆萝卜等菜式。随着厨艺日渐进步,凯欣也渐渐萌生创业想法,她与共厨家作合作,一圆创业梦,“我希望由这个寄卖点开始,慢慢地建立自己的店铺,由我们一家人一同打理。希望其他单亲妈妈也可以我为例,让她们知道可照顾小朋友之余同时可以发展自己兴趣及事业。”

另一位家厨Clare同样是全职妈妈,她拥有法国蓝带厨艺,曾在澳大利亚生活十多年并在当地任职甜点师傅,数年前需要照顾家人而毅然回港。每日Clare待儿子睡觉后的凌晨时分,便个人制作甜品时间。“每日由凌晨12时至3时制作甜品,虽然辛苦,但我又真的很享受这段只有我和甜品的时间。”她的每道甜品均用上最好的食材,每次完成甜品,将作品落到客人手上品尝,客人以笑容回馈,便是她最大的动力。“这些笑容能够 ‘Drive’(驱动)自己,令我觉得自己可以行到,实现这个我一直在坚持的梦想。”她希望在这间实体店,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她的作品。

至于主打健康食品的Stella,则希望透过实体店向公众推广养生食品。Stella过往因从事制衣多年而有严重鼻敏感,长期服用西药仍未能根治,而鼻敏感亦令Stella的左耳失去近四成听力。她其后在好友介绍下接触自然疗法,体验食疗养生对身体的好处,开始注重调理身体的五脏六腑,身体亦得到好转。“我现在六十多岁了,完全没有三高问题!”Stella得到中医老师的指导,研发一系列针对调理心肝脾肺肾的养生食品,例如加入椰枣的陈皮冰糖炖柠檬,在提升脾胃功能时亦可同时提升肺部功能。“很多香港人有都市病,我希望更多人透过实体店认识食疗,不需要像我这样承受因病而带来的苦!希望香港人食得健康。”

家厨Eric主力推广的是纯素无五辛食品,他在10多年前因姐姐患癌而为她食素祈福,其后Eric笃信佛教,逐渐戒掉五辛。Eric眼见近来愈来愈多人食素,以及重视环保、保护动物权益,因而提倡纯素无五辛食品,同时亦希望透过素食重新演绎儿时妈妈的手艺。但Eric也提到,在无五辛的情况下仍要维持香味及浓厚的味道,是他制作酱料时最大的困难。“例如这款菇酱,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才能研发出来。”Eric经友人介绍下认识“共厨家作”,善用工场生产食品,食品亦比以前更为多元化,除了酱料外,更有纯素无五辛中国传统食品,例如素腊肠、素腊味萝卜糕等等。Eric希望透过这家实体小店开始,慢慢可以拥有自家生产工场,日后能够协助与他有相同经历并有意投身饮食界的人一同创业。

Gourami X “共厨格仔车”寄卖点现时会进行试业,一星期营业五天,平日开业时间是下午1时至7时,星期六、日开业时间是下午12时至7时,因疫情关系,逢星期一及二休息。4位家厨会轮流在场内当值,推广其自家制产品。

“共厨格仔车”实体店地址:Gourami,香港湾仔庄士敦道17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