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费飙升】多区居民指6月水费贵一倍 水务署称疫情间估算读数

撰文: 吕凝敏 邓栢良 杨嘉朗
出版:更新:

近日多区的区议员接获居民反映,指6月的水费单金额飙升,有居民怀疑是水务署抄表出错。《香港01》到访两区屋邨,不少居民承认6月的水费账单贵了一倍,但未知原因为何。有区议员表示,向水务署了解事件后,得悉是2月疫情严峻时没有派员上门抄表,按估算计算水费,以致有住户的实际用水量被低估,故6月份的水费单会补回差额,呼吁居民若有疑问,可主动与水务署联络。水务署表示,由本年1月至5月,该署收到1万3千多宗各类型的水费查询,包括水表损坏、内部供水系统漏水、估算水表读数等,较去年同期多出约5千宗。

多区居民均表示6月的水费飙升,包括大元邨的住户。(杨嘉朗摄)

大元邨刘太一家三口,平日水费一季大约100多元,惟今期水费却倍增至300多元,足足贵了一倍左右。刘太表示,水费账单一向由丈夫负责,所以会叫他再跟进。同邨的杨太则指,过去多年她一家四口水费平均只是200多元,惟今季水费高达690元,“收到账单都觉得奇怪”。她初时以为与夏季用水较多有关,“但洗衫都无洗多到”。其后记者告知,网上有不少市民也有类似情况,杨太则表示稍后会致电水务署查询。

今日在秀茂坪商场外,有多名女士对6月水费突然增加议论纷纷。其中一名女士住在翠屏邨,其女儿日前已向她表示今季水费增加近一倍,“初时以为水务署加咗,例如平时300几蚊,今个月600几蚊,贵咗一倍”。同场也有女士指,不排除疫情期间,市民留在家中时间较长,所以用水较多,以致水费上升。两区的区议员区镇濠及邓威文亦在facebook发帖解释此事。

区议员:早前署方有机会低估水费

屯门区议员黄虹铭表示,近日受到不少悦湖居的街坊反映,指6月水费账单贵了很多,“佢哋话平时200几蚊,今次成千几二千蚊”。他坦言起初并不知道这是全港性问题,故向水务署查询,署方回复指在疫情期间无人手抄表,按住户以往的用水量来估算读数收费。黄虹铭又指,“疫情期间市民多留在家,用水量可能更多,职员有机会低估了当时的水费”。

住宅用水费按用量分四级计算

黄虹铭解释住宅用水费按用量分为四级,首12立方米免费;12以上至43立方米,每立方米收取$4.16;43以上至62立方米,每立方米$6.45;62立方米以上则每立方米$9.05。他指上期的部分用水量被纳入今期水费,令总累积用水量增加,导致收费跳级而令今期水费飙升。他已就有关情况向水务署反映,署方承诺如有业主今期水费忽然大增,会尽快安排会计部重新计算水费。

水务署:疫情间曾两度暂停抄读水表

水务署回复查询时指,由本年1月至5月,该署收到1万3千多宗各类型的水费查询,包括水表损坏、内部供水系统漏水、估算水表读数等,较去年同期多出约5千宗。因应2019冠状病毒疫情,为减低病毒传播风险,署方分别于今年1月29日至3月1日及3月23日至5月3日期间暂停例行抄读水表,就用水周期在有关期间到期的住宅帐户,署方的电脑发单系统会根据下列准则估算水表读数,以计算有关用水周期的用水量并发出水费单,水费单上亦注明有关水表读数为估算读数。

估算水表读数的准则包括﹕对于有去年同期用水记录的帐户,系统会根据该帐户去年同期的平均每日用水量作估算;对于没有去年同期用水记录,但有前一期用水记录的帐户,系统会以前一期的平均每日用水量作估算;对于没有上述两项用水记录的帐户,系统会以所有住宅用户的平均每日用水量作估算。

署方补充,每个用水周期的用水量会按照抄读或估算的水表读数计算,因此如用户用水习惯没有改变,水费不会因估算水表读数而大幅上升。如有用户就估算水表读数查询水费或要求调整水费,可与水务署联络提供所需资料,署方会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研究是否须要调整其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