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团体发表报告 石湖墟走私店达486间
反修例运动开展至今逾半年,政府及商界曾多次引用数据,指香港市道受是次社会运动,及前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影响变差,亦有不少商舖因此结业。不过,“北区水货客关注组”今发表《石湖墟走私店数量报告》,指今年1月上旬在上水石湖墟统计主要服务中国游客的商舖后,发现跨境走私、代购活动依然活跃,未明显受贸易战及社会运动影响。
2012年成立的“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多年来一直关注跨境走私、代购活动问题,并持续统计上水区内,以中国个人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舖数目。关注组今日(19日)发表最新一份报告指,今年1月上旬于上水石湖墟作出有关统计后,发现不包括街市商舖的情况下,该处共有486间相关店舖,首五类分别为化妆品店、为走私活动而开设的专门店、药房、找换店及金舖珠宝店,共占相关店舖总数逾八成,当中数量最多的化妆品店有139间,已占总数近三成。虽然各类别的店舖数量有轻微下跌或保持平稳的迹象,但相比起2017年6月的数据,该区化妆品店的升幅达八成。
关注组成员梁金成指,进行调查时发现,石湖墟的空置舖位,由去年6月的24间,增至今年的49间:“但结业的后多都不是和中国旅客有关的店舖,而是和民生有关的。”他又指,过去几个月常听到政府说旅游业进入寒冬期,旅客少了,消费力亦变弱,但上水的情况却像调转了一样,有如平行时空,“即使反修例运动爆发,上水有些店舖称被人‘装修’过,亦有旅客说不会再来香港购物,但他们还是会来上水。”
促取消一周一行 设水货客黑名单
针对有走水货问题,梁金成指关注组提出八项建议,包括取消“一周一行”、为每日入境的中国旅客人数封顶、设立涵盖中港两地的水货客黑名单、要求部门加强就阻街、违泊、乱抛垃圾执法、商户加强清洁,他又指港铁上水站现时只有两个出口设地壆,要求其他出入口亦要加上有关设施,同时要求港铁切实执对行李大小、重量的规定。梁又建议,服务中同旅客的商户可租空置舖位“代客泊喼”,免得水货客的行李造成阻街问题,或将货品包装弃置地上。
关注组曾于2016年及去年,制作标示石湖墟内与中国旅客相关的店舖地图,梁金成指三年过去,相关店舖霸占了区内大量舖位。他又指水货问题缠绕北区逾十年,惟过往的区议会及政府对此问题不怎理睬,希望新一届区议会可与地区组织合作,施压要求政府正视及解决问题。
北区区议会主席促食环票控水货客
出席发表的北区区议会主席罗庭德指,要解决有关问题,可从短、中、长期方案入手,认为短期内,食环署应加强执法,票控上水站钱分货的水货客。罗表示,上水服务中国旅客的店舖,主要分为三个阵营,包括连锁商店、已加入商会并需遵守商会规则的商舖,以及其他药房、金舖,而他现时已和上水美妆商会取得联系,了解业界声音。他认为,过往区议会较少将商户声音带入会议,令商界、政府部门及居民声音难以协调,希望本届议会可以令三方有更好的沟通。
罗庭德又表示,希望以长远规划,减少相关店舖对居民的影响。他指,区议会即将就莲塘口岸往上水的B7巴士线作出讨论,北区连线的区议员现希望将上水的总站设置于人口较少的工业区,期望相关商店会慢慢迁往该处。他又指,北区本来已有农业、传统小食等资源,希望区议会可就此进行品牌重塑,发展在地经济,在产业多元的情况下,有望减低区内水货店比例。
同区区议员袁浩伦指,水货问题令区内商店单一化,希望能督促政府部门加强执法,又指希望参考屯门区议会针对屯门公园问题作出的行动,与政府部门前线人员落区,监督他们执法。另一区议员张浚伟亦指,担心B7巴士线会令水货客问题由上水蔓延至粉岭,希望能在区议会阻止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