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人捐礼物予香港难民联会 难民小孩获今年首份圣诞礼物

撰文: 陈诺希
出版:更新:

今年“拆礼物日”(Boxing day)对一群在港难民而言份外温暖!昨(26日)香港难民联会收到61份由善心人Eva送出的礼物,主要送给2至12岁的在港难民家庭小朋友。活动于今(27日)午于香港难民联会举行,5岁小朋友Pupa收到首份礼物后表示,这是今年内第一份收到的圣诞礼物,“I am very happy!(我真的很快乐!)”。

善心人Eva送出61份礼物,让礼物送给2-12岁的在港难民家庭小孩。而礼物盒上都写有礼物合适的年纪。今日有廿多人参与,更有家长专程到协会为其小孩领取礼物。

菲律宾籍的Michelle指,因车费高昂,因此今日未有同3名子女到埸。(陈诺希摄)

家佣顿变难民 视自己为香港人

菲律宾籍的Michelle指,因车费高昂,因此今日未有同3名子女到埸,只为他们代领礼物。她指,2000年来港任家佣的工作,数年后Michelle想为儿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于是将他带到香港。未几,入境处通知Michelle,表示她带儿子来港,因此未能再获发工作签证,令她突然失业,工作签证顿成难民“行街纸”,“我唔敢做黑工,俾人拉咗要坐监,啲仔女点?(I can't take this risk, if I go to jail, we will take of my children?)。

其后Michelle就于香港落地生根,除了大儿子,她另外3名子女都在港出生,就读本地学校,Michelle指其子女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而她亦视自己为香港人。惟苦等十多年亦未获发签证,于是接触到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ISS),继而再到香港难民协会,希望接触更加多同路人,“想为争取返我哋嘅生活。”

(陈诺希摄)

获得礼物的印尼籍5岁女童Pupa指,过去2日都在家中及到楼下公园玩乐,并未有收到礼物,这是今年内第一份收到的圣诞礼物,她笑指“I am really happy!(我真的很快乐!)”。

活动负责人Adella。(陈诺希摄)

难民津贴​不足2000元 活动负责人:希望为在港难民发声

活动负责人Adella来港近10年,因签证问题未能在港工作,于是在2014年加入香港难民协会做义工,望能帮助同路人,对香港社会有所贡献。她表示,现时政府提供予他们的生活及交通津贴不足2000元,她指,即使㓥房单位都需要3000元,加上其他生活开支,每月都需要向朋友借钱才能过活“我哋揾唔到工,甚至连银行户口都开唔到。(we can't find a job, even can't open a bank account.)”她指,加入香港难民协会为了支持同路人,为在港难民发声,亦希望大家生活都得以改善。

Adella表示,香港难民协会定期为在港难民开设不同工作坊,如广东话班、运动、妇女小组等,望他们能尽快融入香港。Adella续指,捐出礼物的善心人Eva于上年认识,今年就于拆礼物日送上大批礼物,希望在港难民能渡过一个开心的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