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市节】美孚见光墟售30款小食 猪仔饼年糕串背后各有故事

撰文: 吕诺君
出版:更新:

每逢圣诞节,欧洲各地都有不同的传统市集,今年美孚亦有具本土特色的“圣诞暖笠笠墟市”。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深水埗见光墟关注组、重现街道熟食文化关注组、strEAT响道食熟食墟顾问服务计划将于今年12月21至22日再次合办墟市,使用在美孚万事达广场对出、桥底下的闲置用地,让档主合法和安全地摆档之余,同时为市民提供多元化食物选择及独特的餐饮体验,提供亲子好去处,令大众都能感受圣诞的喜悦。

今次的墟市将有21档熟食档、40档干货和约10档手工工作坊,其中熟食档摊位将售卖逾30款特色美食,当中包括酥炸海鲜饼、土耳其汤、泰式鸡肉串烧、红油抄手、芒果糯米饭、炸香蕉、玫瑰花茶叶蛋、炸沙翁、鹿仔造型朱古力等。而一众档主背后亦是各有故事。

摆卖酥炸蚝饼 猪仔饼年糕串

打算在墟市中售卖一口酥炸蚝饼的全哥,当了小贩40年,透露蚝饼的制作方法由同为小贩的友人亲授。过去全哥曾先后售卖豆腐花、车仔面,现时则于大角咀开设车仔面店,他表示,过去推着车仔走遍油麻地、深水埗、旺角、大角咀,虽然在街上摆档要“走鬼”担惊受怕,即使已成功“上舖”,仍十分挂念昔日摆档时的美好时光,“系好有特色,(小贩)令社会有种特别气氛。”而数年前他加入了墟市后,觉得非常喜欢,“个氛围好重要,经过宣传,住喺各区嘅人都会过嚟,亦见返好多以前一齐摆档嘅人!” 

阿强售卖的“猪仔饼”,在去年的墟市中大受欢迎,而他亦有制作不同口味的年糕串。他本人任职厨师近20年,曾先后在酒楼、酒店、茶餐厅工作,他表示,参加墟市是希望能用贴地的价钱让市民品尝食物,“知道好多时食物价钱同成本相差好远,成本只系五蚊,但卖就卖30蚊,当中有25蚊可能去咗租金度。”他笑指,愈大型的机构情况愈是严重,平日出外吃饭,他也会因价钱却步,而在墟市之中,他能以“成本价加少少”的价钱售卖特色食物,“ 系经过好多次改良,试味试到𠵱家见到想呕,但到摆档时听到人地赞好食,有交流或者系讨价还价,其实都好开心。”

被困轮椅 墟市找回意义

第四次参加墟市的聂小姐,三年前被诊断患上重肌无力症,现时是一名轮椅人士。她表示,坐轮椅前后的生活截然不同,过去她在基督教机构任职,曾经“坐唔定”游遍30个国家50多个城市,但患病后犹如被轮椅“困住”。医生说她的病情属于渐进严重形,病发时她会突然全身无力,呼吸困难,每次都要立即送院,“其实我已经预备好身后事。”聂小姐如此说道。她又指,患病后连朋友都不敢见,只因“唔想吓亲对方”,“试过同朋友食饭时病发,但我郁唔到又出唔到声,讲唔到畀佢知做咩,净系见到佢好惊。”

聂小姐指,自此开始习惯“一个人”,可以连续数天足不出户,平日的活动也不多。为了打发时间,她在网上学做刺绣和其他手工作品,而放在墟市售卖,看着顾客买得开心,也有不少人赞她手工精细,让她每次都很期待,“只要一有墟市我就好开心。”

小贩家庭 重温旧日回忆

与其他人不同,家善售卖的物品多为日常家居用品,她自小见证小贩最光辉兴盛的时期,从墟市找回了与父母的回忆。小时候她跟着父母,在西营盘正街当小贩卖猪肉,她的爸爸当时是小贩工会的主席,年纪小小的她只觉得,档主之间的感情都很深厚。到了1978年的某天,西营盘发生塌楼意外,造成三死十一伤,家善爸爸是其中一名死者,妈妈、哥哥和姐姐也受到重伤,“以前啲人觉得,字都唔识多个先会接手小贩生意。”她说道。因此随年纪渐长,她先后到眼镜厂和医院工作,期间也没再当小贩。

“爸爸死咗之后,我曾经好唔钟意同人倾偈。”家善指,在2009年,她首次在港岛区接触墟市,“第一次摆档就赚咗400几蚊,觉得自己可能遗传咗父母DNA,一样冧得掂啲客。”家善笑说,在墟市她再次熟习与人沟通,亦重温摆档的回忆,从中对过去父母的生活有更深了解,她认为,墟市能让档主帮补家计之余,亦是十分有意义。

推动墟市政策

“响道食熟食墟”顾问服务计划干事范沛萦表示,相关团体已筹办了十多场墟市,表示一直都在推动香港的墟市政策。她表示,现时每次申请过程都十分繁复,需经过七个政府部门、耗时两至三个月的行政手续,除此之外,小贩亦被打压,甚至斥为“过街老鼠”,因此希望继续推动墟市政策研究,并将邀请区议员参与圣诞墟市,在最后能做到“区区有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