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中大】忧物资弃堆填区 中大生回校清理:捐有需要人士
11月11日,防暴警察向中大校园发射催泪弹,其后示威者发起“守护中大”行动,于12日与警方在二桥爆发冲突,警方指当日于全港共使用1567枚催泪弹及1312枚橡胶子弹。为抵抗警方,不同的物资由四面八方运入中大,包括救护物资、前线装备、食物等。持续了五天的“中大战役”于15日晚上九时许落幕,随著最后一批示威者离开中大校园,人去山空,山城里只剩下一堆堆用剩的物资。今天(16日),不少中大学生、校友以至非中大人进入中大清理物资,有中大学生表示:“我都担心安全问题,但唔清物资会好浪费。”
回校清物资 捐有需要人士
中大学生陈同学指,他于今日(16日)早上十时开始返回中大清理物资,“咁多物资摆喺度,迟早畀人(学校)清走,一次过扔去堆填区,好浪费,咁不如我回来拎物资给有需要的人。”他指从中大清走的物资例如食物、衣服等,会捐给有需要的人,或回收再用。
自11日起,在中大山头内设置的物资站由山脚蔓延至山腰,除二桥、四条柱、崇基门及大学站的物资站外,还有不少教学楼变成大型物资站,物资堆积如山。陈同学指大家分工合作清理物资,他负责把物资分门别类,再逐项物资清走。“咁样有效率啲。先将啲贵及急用的清走,例如gear及急救物品,否则好对唔住捐出物资的人。”现时遗下的物资主要是衣服、水及食物。
物资过剩 “大家想我哋生活得好啲”
对于冲突过后剩余大量物资,陈同学直言是“冇办法”,“因为一开始我们说要很多物资,所以好多人不断拎物资进来,但昨夜临时撤退,完全没有时间收拾物资,结果剩了好多。”而另一个出现物资过剩的原因,则是捐赠物资者希望示威者能在山城过“好日子”。陈同学解释,他在收拾物资时看到不少抗争期间不需要的物资,例如爽肤水、洗面奶等,“生活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有,佢哋想我哋生活过得好啲。例如零食,其实打仗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零食,而系需要energy bar。”那么前线示威者最需要甚么呢?“睡袋及电筒,因为天气很冷,而且中大山昏暗。”
曾忧警察拘捕:但有更重要嘢做
16日早上,中大校友事务处发讯息指,基于“安全及潜在危险之考虑”,呼吁校友不要回校清理物资。陈同学却选择回校,在回校前,他也担心会被警察截查甚至拘捕,“有担心安全问题,但我觉得有更重要的嘢做,如果我等学校清完先返嚟,仲有咩用?”同时他又相信他手空空无一物进入中大,不会有危险。
决定冒险回校收拾物资,除了不愿浪费之外,他亦想捍卫中大,还中大一个整洁与宁静的校园。对于有人批评留守示威者破坏中大校园,陈同学并不认同,“大家都系想保护及捍卫中大。例如掘砖建砖墙,其实不是破坏,而是想保护中大。而且我看到大家会执垃圾、清洁、洗碗,算自律。呢几日大家团结一心,系我见过最靓的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