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曾因人少士气低 直击示威者四小时直接行动:很迷茫
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抗议活动持续,示威者鉴于特首和政府在昨日(20日)下午5时的“最后通牒”前,未有回应撤回修例等五大诉求,决定今早7时起将行动升级。不过,现场参与者人数与6月12日的包围立法会行动大相迳庭,只有约一千人参与。有示威者无奈称,示威行动经历多日后人数不足,士气低落,“人都唔够,冲都冲唔到”,一度感到迷茫。直至9时许,到场支援的人数渐多,才令示威者士气回升。对于抗争前路,示威者各有看法,有人期望有领袖人物带领群众,有人认为应发起更大型的不合作运动,亦有年轻人提出见步行步建议,“甚么都要试,做到几多就几多”。至11时许,千人示威大队包围警总,要求与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对话。
示威者昨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6月20日下午5时回应五大诉求,包括撤回修例、特首林郑月娥下台、反对定性暴动、释放被捕人士和追究警方滥权暴行。惟政府在“死线”前未有回应诉求,示威者按原定计划将行动升级,包围立法会和发起“不合作运动”。
“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是指以堵塞政府或大企业的通道,甚至冲击防线,闯入一些被禁区域。直接行动组织较零散,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者或中心,由不同的参与者自发行动,俗称“无大台”的社会运动。
记者清晨5时许到立法会附近一带视察,有数十名年轻示威者在立法会门外和添马公园留宿。到6时许,现场没有行动升级、如箭在弦的紧张感,只有约200名示威者到场。有别于6月12日的包围立法会行动,立法会门外并无架起铁马,亦未见警察驻守,示威者表现平静。到早上7时至9时,示威者人数增多至约一千人,其间只见多间学生会代表到场带领喊口号,未有任何进一步行动。直至11时,示威者占据夏悫道,造成交通挤塞。
清晨7时过后“才有些希望”
记者在早上7时前后,追踪访问三位20多岁示威者,了解他们心声。23岁城大学生王小姐与友人由昨午5时通宵留守至今,她称今日的示威气氛与6月12日的行动相比“差太远”,早上7时前只有一百多人在立法会外,“人数太少,根本甚么都做不到”,直至7时过后人群渐多“才有些希望”。
她坦言,经历多日的抗争,深感疲累但亦不能放弃。过去曾与立场不同朋友和任职警方朋友“绝交”,为免与立场不同的父母吵架,与父母对话时避而不谈,“政府和警察的暴行真是没办法接受,现在一定要争取到底”。
政府假意回应部分诉求 减低示威意欲
她又认为,早前示威人数由6月16日的200万人上街游行大减,缘因当日前夕有人以死控诉,激起大批市民情绪前往悼念和抗议,“而今次政府已假意回应部分诉求,减低了示威意欲”。
“香港人不适合打持久战”
“我反而不是这样看。”坐在她身旁的朋友冼先生说道:“平日有出来游行的是为了悼念,但之前未游行过的人,应该是不满警察执法的手法。”他指,自己由6月9日到今,一直有参与反修订的游行、集会,惟一个多星期过去,在政府频频回应、表态后,观察到民意、示威者渐散,留守的人士气亦减:“士气低,因拖太长时间。有人(对政府回应)收货,有人去旅行、有人要实习,香港人都要上班。香港人不适合打持久战,也不知道行动能否撑到七一。”冼说,现时唯有盼望大家下班后,可以到场支援。
6月9日的游行动员逾百万人,上周日(16日)的游行人数更破200万,不过,即使经历过声势最浩大的游行,政府至今仍未正面回应示威者的五点诉求。问到游行集会人数再多,是否已对政府毫无影响,冼先生的回复仍然乐观:“人数也是表态,有其价值。”
现在期望有人担任领袖角色
是次运动没有大台,不少行动皆由民间发起,惟资讯亦需自行从不同平台发掘。冼先生表示,日前与王小姐应网上呼吁,前往包围礼宾府,发现响应的只有寥寥数人,而7时前未有下一步行动的资讯,亦令他感到迷惘。“没有大台有其好处,但现在会期望有一个人担任领䄂角色。”然而,王小姐的看法并不相同:“当日黄之锋也只是出来发表讲话而已。”
早上9时许,聚集在立法会外的示威人士开始增多,二人皆指士气有回升,只是从凌晨1时许开始留守,已出现疲态。不过,此时尚未有议员、大专代表到场,讲解下一步行动,冼亦不禁问:“人呢?”
欲发起更大型不合作运动 但怕失民心
后来,各大专院校学生会代表到场,呼吁更多示威者到场留守,而行动由之前宣称的围堵政府总部,变成了包围立法会。与二人碰头、22岁任职银行的示威者张先生到场支援,他却说,已对会否有领导运动的人出现“没有期望”。
游行过,亦包围过立法会,要政府回应示威者诉求,张先生认为下一步或是要发起更大型的不合作运动,“如真的尝试有一大群人霸占港铁列车,令其无法运行,这样政府一定要面对”。他续道:“但这样就会失民心。”
“甚么都要试,做到几多就几多”
三人称,今日会按大会呼吁行动,包括包围礼宾府和警总,“虽然相信无论如何行动,政府都不会回应诉求,现时真的很迷茫,但甚么都要试,做到几多就几多,至少摆一个姿态向政府抗议”。洗先生称,现时首要争取到政府释放被捕人士和彻查警方过度施暴,“保障示威者免被秋后算账”。
议员到场可为示威者打强心针
11时,示威者增加至逾千人。三位示威者11时许随示威大队包围警总,要求与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对话。冼先生在警总前称,因多了示威者到场,故“对抗争有更大信心,不过都是靠示威者自发包围,都要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他认为应该要打游击战,“因包围单一位置久了,大家习惯了交通改道安排,影响力减低,就如夏悫道久了,意义反而不大了,大家甚么都要试”。
其间,立法会议员邝俊宇到场为示威者加油,冼先生认为,有立法会议员到场可为示威者打强心针,“心会定些,好似发生什么事都有人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