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验区】新苏屋邨落成三年九成人入伙 社区大楼长年空置变鬼场
政府近年抢地建屋,是否有楼住是否就能安居?苏屋邨经过重建后,其一、二期过去3年分阶段入伙,除了单位频频爆出施工问题,区内设施配套亦不足。有地区人士指出该邨“三大问题”,批评屋邨落成至今,社区服务仍未进驻,六层高的社区综合服务大楼一直空置,沦为“鬼场”,而邨内幼稚园迟迟仍未招生,恐未能赶及新学年9月入读,另欠缺“揾食车”月租车位,困扰住户生活。
苏屋邨重建后,其一、二期共14座大厦自2016年起分阶段落成和入伙,目前二期仍处于入伙阶段。屋邨整体而言,约九成人完成入伙手续。该邨提供共6,985个单位,容纳约19,500人,当中以核心家庭为主。去年爆出住宅单位质素连番出现渗水、地台不平等问题,区内设施配套和环境亦是居民另一关注点。
环视屋邨一周,苏屋邨仍保留原有特色,包括称为燕子亭、“苏屋三宝”的小白屋、和金漆大门牌。该邨依山而建,周围有花草树木,邻近巴士总站和地铁站。虽然邨内商舖未完全入场,目前只有一间个人护理产品连锁店,但居民仍可光顾附近街市、商场和食肆。
记者访问约10位街坊,平均对环境和设施约为70分(100分为满分)。其中,入住两年的一期居民曾小姐,称环境看似优美,但仍有很多细节改善,如蚊患严重,老人康复中心仍未没开设。刚入伙的二期街坊黄小姐称,交通和购物尚算方便,不过就为幼女入读幼稚园深感困扰,“这邨没有幼稚园,叩了几次门,只能到李郑屋邨入读,每日只有三小时课程,而非全日制”。
社福篇:社区大楼服务只闻楼梯响
任由大楼空置 社福设施未进驻
就街坊的疑难,苏屋邨居民协会社区干事何坤洲带记者深入了解。他先带记者视察位于屋邨第十座内社区综合服务大楼,记者发现每层逾千呎单位空空如也。他称,该大楼楼高6层,原来与一期同期入伙,而屋邨简介亦列明有特殊中心及早期教育中心、儿童之家、护理院舍和老人中心等,但至今近3年,一间服务团体都未进驻,“不少街坊都询问为何至今未有声气,任由大楼空置”。他透露,房署回复查询时称,冀等待二期街坊入伙后才计划安排社福团体入场,他怒斥“一期居民已有近一万人需服务,为何仍要等?”
课余托管服务“只闻楼梯响”
记者翻查社署的“深水埗区福利办事处2018-2019年度工作计划”,当中提及“为新落成及重建的公共屋邨建立社会资本和发展支援网络”,包括于苏屋邨设的儿童之家、增加区内课余托管服务、在苏屋邨设立一间长者邻舍中心,以及“苏屋邨协作计划”,即社署与房屋署、苏屋邨提供核心福利服务的单位及负责推行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计划的两个非政府机构合作,持续发展邻里支援网络,及早辨识有服务需要的个人及家庭,并提供适切的福利服务。不过何坤洲称,计划似乎“只闻楼梯响”。
何坤洲强调,入伙以来苏屋邨以核心家庭为主,对儿童托管服务及家庭邻舍中心需求殷切。他又称,不少家庭为双职父母,由于李郑屋邨和元州邨的社福机构的托儿中心有特定名额,“往往处于爆满”,故要将子女跨区交由祖父母或亲戚照顾,不少家庭备受压力,即将来临的暑假,担心情况更恐令人忧虑。
另外,他又称,邨内亦有两、三成人为长者,渴求长者日间服务及康复中心服务,惟至今仍未有服务进驻。他透露,据了解,政府最快今年底才有首间社区服务团体获中标入场。
教育篇:学额不足
找了五、六间幼稚园都爆满
对屋邨内的年轻核心家庭而言,幼稚园学额成为他们另一困扰。何坤洲称,至今其办事处接获200个学额问题查询。他表示,区内中小学额即使不足,家长仍可透过教育安排子女跨区入学,但幼稚园则再家长亲子逐家逐户“叩门”。曾有家长在附近找了很多间幼稚园,“有些街坊甚至找了五、六间幼稚园,都说爆满了,连后补都不让他申请”。
教育局于3月11日宣布将彩雀楼地下幼稚园校舍分配予救世军作为办学团体。何坤洲称,原本不少邨内家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位于彩雀楼楼下的唯一一间幼稚园,惟至今办学团体尚未获房署批出租约,故仍未处理校址装修、招生以及向教育局作幼稚园注册等程序,恐子女未能赶及新学年9月入读。于是他正与办学团体商议,要求提早启动招生程序,以让家长安心,“他们已经不理是什么学校了,只想子女有书读”。
交通篇:2万人口只得190个车位
另外,屋邨泊车难同样困扰苏屋邨。现时两期停车场只有约200个车位(约9成为月租车位),包括一期只有48个私家车车位、21个电单车车位和14个俗称“揾食车”轻型货车车位,而二期则仅有126个私家车车位及8个电单车位,欠缺轻型货车车位,按政府以公屋区内每100个任宅单位有6个私家车位而言,不足以应付该邨约7000个住宅单位比例需求。
何坤洲称,在附近车位短缺下,使基层街坊“十分徬徨”,惟有“铤而走险违泊”。他再三称,“揾食车”对邨内众多从事运输业的街坊相当重要,而轻型货车车位与普通私家车大小无异,但政府不懂变通,拒绝于二期停车场开放轻型货车车位,一并将客货车类别车辆拒诸门外,令街坊对生计“相当头痛”。
整体评分:65分
何坤洲综合对整个环境和设施,认为绿化环境、交通和购物便利方面都达标,不过社区设施和幼稚园进展太慢,及车位不足问题都要扣分,苏屋邨的整体评分有65分。他一再强调,政府现时抢地及“插针式”建屋,以“先入伙,后增资源”的服务规划模式,使新屋邨在入伙早期服务断层严重,在欠完整配套下,不但带来居民生活不便,恐未及预防社区危机,后患无穷。
房屋署最新回复称,苏屋邨社区设施大楼共有三项社区设施,包括儿童之家、严重残疾人士护理院、特殊幼儿中心暨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儿童之家于2月完成院舍移交及办理签约手续,后两者则于下月办理签约手续。至于苏屋邨彩雀楼地下的幼稚园,该邨物业服务办事处在今月内与负责承办的救世军进行校舍移交和办理签约手续。何坤洲称,即使完成签约亦不代表可马上入伙,又透露有关社福机构最快于今年8月至今年底才可投入服务,而幼稚园亦需经装修和注册程序等,“恐怕学生过了9月才可入学”。
至于停车场泊位方面,署方称,会审视私家车月租车位的供求情况,将研究将二期停车场月租私家车车位改为轻型货车泊车位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