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婚礼】52对60岁老夫老妻穿婚纱再许婚盟 “未交换过戒指”

撰文: 黄桂桂
出版:更新:

“你是否愿意娶(嫁)她(他)为妻(夫),尊重、爱护她(他),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顺境逆境,你都愿意照顾她(他)直到永远,你愿意吗?”52对结婚超过30年的老夫老妻,站在教堂内,甜蜜而响亮地唤道:“我愿意!”然后是一阵止不住的害羞笑声。
其中一对结婚63年的公公婆婆说:“以前结婚没有戒指,未试过交换戒指。”在那个生活比个人重要的时代,婚礼都是简简单单的,未必有山盟海誓,他们却能互相扶持走过几十个年头,老公含蓄说:“多谢太太。”
摄影:张浩维

百人婚盟 许下爱的宣言

路德会于4月28日假浅水湾万邦堂举行“百人婚盟纪念典礼”。52对超过60岁、结婚逾30年、从未穿过婚纱礼服的长者夫妇,在亲友的见证下,再次许下爱的宣言。有婆婆坐著轮椅,由先生推着进入教堂;有公公撑着拐杖,老婆则跟随他的脚步徐徐向前走;亦有公公婆婆恩爱地手挽手步入教堂。他们在典礼上宣读婚盟,并交换结婚戒指。

结婚没有戒指、婚纱

“以前结婚没有戒指,所以未试过交换戒指。”今年83岁的张婆婆说,她与93岁的丈夫叶伯伯结婚63年,育有三子两女,右手上的一只钻石戒指却非丈夫所送,“是子女在我们六十钻婚时送的。”除了没有戒指,他们结婚时也没有婚纱、裙褂,有的只是一纸薄薄的结婚证书、一件大襟衫及三书六礼,连婚宴也只在祠堂举行,婚礼如此简单,张婆婆却知足地说:“一点也不可惜,当时个个都这么简单。”

万元留位费 靠吃萫薯省下来

婚后二人吃了不少苦,张婆婆说:“以前没有免费教育,每名子女需缴15元学费,但我们一个月靠卖时装、做运输才挣得几十元,很难挨。”她形容最艰苦的日子是子女上大学时,要缴交一万元的留位费,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尽量悭,当时只吃薯仔、番薯、面豉和水蛋,又要更勤力工作,才够钱供他们读大学。”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现在已是赚了。
张婆婆

“死后一切都是仪式”

满头银发的张婆婆及叶伯伯二人一同居住,将来的路如何走?如何看最近一名68岁长者在老婆逝世后,伴尸一个月的事件?“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现在已是赚了。”张婆婆豁然地说,她认为人去世后的一切都是仪式,重要的是生前要表达多些。但当问到他们会否亲吻表达爱意时,他们却马上摆手说:“我哋好少锡咀。”一起相伴到老,大概已是最大的爱意。

张婆婆认为人去世后的一切都是仪式,重要的是生前要表达多些。
就像最近发生的伴尸一月案件,这是一个悲剧,但我们必须相信,他们最后这段岁月是相爱的。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服务总监余舜娥

生活比个人重要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服务总监余舜娥表示,长者们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生活比个人重要的时代,“为了照顾家庭,他们需要把自己放得很低,因此很少表达自己对配偶的爱意。”她举例,举办这次活动时,叫长者们拖手,有人会尴尬;影相叫他们接吻,有人坚决拒绝。不表达是否代表不爱?余舜娥认为不是。“就像最近发生的伴尸一月案件,这是一个悲剧,但我们必须相信,他们最后这段岁月是相爱的。”

要学会互相欣赏

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长者,逾5万人离婚或分居。余舜娥认为长者多不擅于表达感情,应尝试对配偶说“多谢”、“对不起”、“不要紧”,这三句看似简单的句子,对很多长者而言却十分难以启齿。“能够互相欣赏,才能真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