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大嘥鬼】天水围屋邨旧衣回收箱爆满溢出 胶条围封衣服山
近日大地回春,天气变暖,不少人趁换季,把衣柜的旧衣也一并“清理”。昨日有天水围街坊途经天恒邨的旧衣回收箱,发现旧衣多至满溢箱外,更需要以胶条围封现场,并指区内的宏逸广场、天晴邨及天瑞邨的回收箱亦告爆满,情况夸张。有指因回收机构未及处理过多的旧衣捐赠,以至大堆衣物积存箱外。记者今日走访天水围三个屋邨,虽未见有大批衣物堆填回收箱外的情况,惟有天水围街坊表示,每逢换季,旧衣回收箱经常爆满,情况令人关注。
每逢换季 爆满情况严重
香港01记者今日走访天水围三个屋邨,视察旧衣回收箱的收集情况,天恒邨旧衣回收的主办团体为环境自然保护协进会有限公司,活动由本月9日直至15日,天瑞邨的主办团体则为救世军,暂未见有大批衣物堆填回收箱外的情况,相信主办团体已派人清理,惟有人将一张被放置在箱顶;而位于天晴邨的旧衣回收箱的衣物则较满。据天水围街坊透露,屋邨的回收箱由房署提供,惟旧衣则由主办团体负责,平均约一星期收集旧衣一至两次,若满泻情况严重,房屋署则会通知主办机构,尽快派人到场清理。街坊续指,每逢换季时节,回收箱便积存大批旧衣,盼大家能反省平日的消费习惯,不要贪一时之快购买不需要的衣服,避免造成浪费。该区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表示,区内旧衣回收箱爆满情况偶有发生,认为房署有责任监察负担回收旧衣的机构,“最近转季,街坊会执衫,希望署方积极解决(爆满问题)”。
翻查资料,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是由民政事务总署在2006年起推行的社区参与计划,旨在方便市民捐赠旧衣,以支持环保及作慈善用途。计划由非政府机构、政府及各区区议会三方合作推行,参与的非政府机构负责营运回收箱,定期收集市民捐赠的旧衣,现时四个计划管理的机构分别为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励行会、救世军及长春社,任期由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绿色和平曾在2016年进行调查发现,港人每年平均弃置逾11万吨纺织物,相等于每日弃掉305吨衣物,可载满11.5架双层巴士,平均每分钟抛弃约1,400件T恤,数量足以铺满2.5万个香港大球场,认为是“速食时装”文化下产生的过度消费问题。
换物平台创办人慨叹:区区都系咁
一直关注本港二手衣服问题、换物平台“执嘢”(JupYeah)创办人之一Ren表示,旧衣回收爆满不止是天水围问题,“区区都系咁”,即使她居住在人口较少的坪洲,回收箱也长期爆满,需以胶带围住满泻溢出的“衣服山”。据她所知,负责回收箱的团体会将收衫程序外判,运往仓库,再由人手逐件挑选是否适合卖出。
环团称回收箱旧衣转售热带地区 冬天衫变垃圾
Ren表示,虽然未有机构承认曾把旧衣运往堆填区,惟有环保人士曾多次在元朗区发现,有货车将大批旧衣运往垃圾站,长春社曾投稿,指这些旧衣最后会转售至东南亚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故冬天衣物并不适合,无可避免会成为垃圾。她坦承并不相信在回收箱的旧衣,能去到有需要人士的手上,“有需要人士其实唔系咁多,‘执嘢’曾呼吁回收二手胸围,本身打算收百几个,最后收到成千个”,当供过于求时,多出衣物的终点站便是堆填区。
呼吁港人弃置旧衣前自行分类
Ren认为,从各区回收箱经常满泻的情况,反映出港人的消费问题非常严重,“‘执嘢’嘅活动每次都好多人都拎成箧衫嚟,我哋亦收过好多网购嘅胶袋,呢个已经唔只系fast fashion(速食时装)嘅问题”。她指出,对回收旧衣方法不了解的人士而言,最方便是将旧衣弃置于回收箱,“成日见到回收箱泻出嘅都唔只系衫,被都有”,她认为捐赠者有责任自行将衣物分类,“唔可以就咁扔”,因为回收箱承受的量有限,远远无法负荷港人弃置衣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