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重建】申请十年未获牌照 裕民坊五工匠前景未明
观塘中心重建,多个商户早已陆续搬离,一批工匠顿时流离失所。有工匠向政府争取发牌多年,但仍未获工匠牌,即便食环署方面容许申请牌照,但却多次回拒小贩的“选址”,钟表工匠魏生直指“个柜咁细都唔比摆!”,质疑署方发牌的诚意。
观塘区议会今开会 工匠提交请愿信
市建局2007年启动的观塘重建计划,于第五期的重建计划中,大部份裕民坊商户及住户已于上月搬离,惟仍有部份工匠安置。观塘区议会今早召开会议,食环署代表梁溢景于会上解释现时工匠的牌照发放情况,会议前三位区内工匠及观塘义工则向食环代表及区议会,提交请愿信和327个市民签名,要求食环署发放牌照于五位受重建工程影响的工匠。第五期的重建计划中,裕民坊五位工匠仍未有任何安置或赔偿,几十年来均未获发工匠牌照,并于2016年开始多番向食环署争取“小贩牌照”仍然无果。
“活在观塘”成员袁智仁指,今日食环署于会上提及将会提供两个位置,供小贩作选址用,但详情仍有待跟进,又表示他们将检讨开会佾容后,再决定进一步的行动。
个柜咁细都唔畀摆
工匠摆档四十年 登记发牌选址多次被拒
钟表匠李生亦于观塘摆档多年,长方型的白色木柜撑著一把旧式太阳伞,木柜面简单刻上“修理钟表”数字,柜顶玻璃放著修表工具及数十盒电芯,小小的档口一摆便摆了四十流年。他表示已于上址工作39年,申请牌照已11年,但直至现在仍未获牌照,同样亦指选址不获批准。他表示“有冇牌都好,会继续做落去”,但若日后开始重建工程开始、围板工作进行时,则未知届时去向。
另一钟表匠魏生在上址已摆档42年,档口埋藏在裕民坊小小一角,木柜尽显年月的痕迹。他表示,十年前已被认可获发牌照,但至今仍未获牌照,因食环方面指其选址并不适合取牌。他表示,自己原选牛头角下邨位置,被拒绝后再选牛头角一巴士站附近位置仍被拒,前后选址四次均被拒绝,但未有解释原因,直言“个柜咁细都唔畀摆”、“究竟想唔想畀(工匠牌)?”认为署方诸多留难,容许选址却多次回拒。
“有冇牌都好,会继续做落去”
顾客:呢啲小生意应该畀人去做!
顾客蔡先生已光顾魏生多年,住将军澳区的他亦不时到此帮衬,“(表)一有事就黎换”,认为“换电芯最好系呢到”,较信任魏生。他表示支持向工匠发牌,认为政府应该容许“呢啲小生意应该畀人去做。”顾客陈氏夫妇则指,于此区居住见证区内多年来的变化,认为重建不可避免“一定系架啦,时势系咁”,虽然感到不舍无耐,但亦没其他办法。
关注团体促食环 向裕民坊5工匠发牌
关注团体“活在观塘”指,食环署于会议中未提供发放工匠牌时间表,重建工程对工匠的影响仍未解决,认为对方“开空头支票”。团体又指会议中,食环署表示发放工匠牌首要考虑为“选址”,“选址”需获七个部门同意方可批准,将于四月初与相关部门开会讨论。署方又指裕民坊进行围封工序,工匠现时无牌照方式于其他无防碍行人的地方经营,又指会重新检讨之前不获发牌的选址,5月将会提供两个位置给予重建区外的工匠,但重建区内5位工匠未有包括在内,团体促请署方为裕民坊五位工匠发放工匠牌照。会后,食环署代表梁溢景指会于七部门举行会议后,再与工匠商议发牌问题。
关注团体又认为,署方2009年的无牌街头工匠名单已过时,相关部门应重新展开调查,并制定发出“固定摊位(工匠)小贩牌照”的时间表、放宽“传承 /转让”牌照的规定,以及重新修工艺承传的计划。
翻查资料,2016年食环署于观塘区议会开始展开重新发牌予工匠小贩的行动,提议发出第一批并五个的工匠小贩牌照,惟当时有区议员反对小贩摆档选址,因此多名工匠小贩仍未获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