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山隧道】巴士转车站空间细难埋站 建议扩阔被运输署冷待

撰文: 徐嘉莼
出版:更新:

大老山隧道是现时沙田区居民来往东九龙及港岛的重要路线。当区区议员李子荣指,现时隧道往沙田出口的转车站最多只能同时停泊四辆巴士,建议扩阔巴士站,开辟一条行车道,增加巴士停泊数量。不过建议未获运输署正面回应。署方表示,计划在大老山隧道实施不停车缴费系统后,或移除收费亭,腾出空间,改善现时巴士站服务。

他建议拆除现时避车处的栏杆(左),改划为巴士出车线。现时的出车线(中)则改为巴士停泊位,而停泊位(右)则改为候车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删避车处、增一线 同时停六辆巴士

沙田区议员李子荣指,大老山隧道现时有51条巴士条使用,但出沙田方向的转车站服务情况不理想,黄昏放工放学时期特别挤塞。他曾经在现场观察,在黄昏时期,出沙田方向转车站最多只可同时停泊四辆巴士。

他向运输署建议,将出沙田方向的转车站范围向马路方向延伸,拆除现时避车处的栏杆,改划为巴士出车线。现时的出车线则改为巴士停泊位,而停泊位则改为候车处。改划后的候车处范围将扩大,他估计巴士停泊数量可大增一半至六辆,舒缓车流塞挤。他亦建议在扩大候车处位置后,参照城门隧道的设计,分散巴士的上落客位置,令转车乘客视线不再受阻,兼改善排队秩序。

李子荣认为,只改划现时的避车处,不会影响隧道出入口“瓶颈位”的挤塞情况,又指工程规模不算庞大,可分阶段进行,对现时服务影响不大。

李子荣指,现时转车站停泊位集中,转车乘客的视线不清晰,排队秩序也不理想。他认为,扩阔巴士站后,可改善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运输署拟推不停车收费 或拆收费亭

沙田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本周四(2月20日)将举行会议,将讨论李子荣提交的建议方案。

运输署在会议前书面回复李子荣指,据《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政府打算推行不停车缴费系统,作为其中一项主要智慧出行措施。署方计划分阶段在其他政府收费隧道及道路推行不停车缴费系统,初步预计在将蓝隧道通车后,约两至三年内完成。系统实施后,可移除大老山隧道收费广场的收费亭,腾出空间供改善现时巴士站之用。

运输署正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始筹备工作,包括临时及永久交通管理计划的详细设计,如扩阔巴士站、移除收费亭、改建道路及加设架空门架、路面设备等等。

李子荣对运输署的回复感到失望,批评署方未有正面回应建议方案。他认为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与扩大巴士站两者不冲突,可同时进行。他计划在周四的会议上,要求署方交待短、中、长期措施,改善巴士站转乘服务。

李子荣认为未来巴士转乘服务会不断扩展,首要改善出沙田方向转车站的服务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