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环七台】破产变出诗意地 青莲台、学士台原来同一位诗人有关
说起西环,除了中联办,亦不得不提“西环七台”。“西环七台”位于半山,已有约70至80年历史,七台分别为太白台、义皇台、青莲台、桃李台、学士台、李宝龙台及紫兰台,名字起得如此有诗意,皆因与唐代诗人李白有关。
“西环七台”坐落于薄扶林道与卑路乍街之间。所谓“台”,是指山上的街巷之间延伸出来用作建屋的平地,因为坚尼地城在填海之前,房屋是依山而建的。
根据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出版的《坚人见志》记载,原来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环七台”一带的山坡原称“西环山”,属当时华人首富李升及其儿子李宝龙所拥有。大约于1915至1935年期间,李宝龙在山坡上建造了一座游乐场——太白楼,里面有旋转木马、人工湖、射击场等游乐设施。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李宝龙因生意失败宣布破产,不得已之下出售西环山的产业还债,后来的发展商在这座山坡上开辟了七个台以兴建住宅,称为“西环七台”。发展商为了纪念李宝龙,遂将其中一个台命名为“李宝龙台”,又据闻李宝龙钟爱唐代诗人李白,故另外六个台的名字皆与李白有关。
七个台从薄扶林道往海道排列,依次为学士台,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桃李台,取自李白《春夜宴桃林园序》中“会桃李之芳园”一句;青莲台,李白别号青莲居士;义皇台,取自李白《戏赠郑溧阳》中“学道三十年,自言义皇人”一句;太白台,李白字太白。东西两道纵向延伸的分别为李宝龙台及紫兰台,取自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中“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一句。
1980年代初,紫兰台及李宝龙台被清拆,使“西环七台”如今只剩下一条李宝龙路和其中五台,而五台亦被改建成豪宅或私人屋苑。
昔日的西环除了有“西环七台”外,亦集合了疫症医院、牛房、屠房、鸡鸭栏、焚化爈等厌性设施于一身,虽然现时大部分设施已迁离西环,但那段历史仍在西环留下不少痕迹。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将于下月9日举办“西区文化历史导赏团”,带领公众认识西环历史。
西区文化历史导赏团
日期:2019年3月9日
时间:下午2时至下午5时(共四团,每团1.5小时)
费用:全免
活动详情:西区文化历史导赏团(内附报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