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传统的露天码头广场坑式巴士总站,在香港逐渐买少见少,1991年启用的红磡码头巴士总站,使用28年后,于本月迁往旁边嘉里酒店地面的室内新总站,想一睹这末代总站的最后时光,就要捉紧时间。
红磡码头巴士总站于1991年启用,于红磡湾填海区的红磡码头及巴士总站。左边和右边的码头分别是天星小轮码头和香港小轮码头。图片摄于1991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早期巴士总站有著长长的排队上盖,但后来大部份被拆除,只余前面的一小段。图片摄于2016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九巴以“红磡码头”作此总站的中文称呼,搬迁后,“红磡(红鸾道)”为新巴士总站称呼。图片摄于2017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2006年, 规划署以维港两岸地区进行研究为基础,进行“红磡地区研究”,为改善红磡海旁地区,拟定将原有的红磡码头巴士总站的土地改为休憩用地,并在邻近新建的酒店用地重置新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图片摄于2017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现时此处已划为休憩用地, 并为黄埔居民提供景观及通风走廊。图片摄于2018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黄昏时段的红磡码头巴士总站。图片摄于2018年。(图片由GAKEI.com提供) 新公共运输交汇处上盖为香港嘉里酒店,毗邻红磡渡轮码头。图片摄于2019年1月11日,“红磡(红鸾道)公共运输交汇处”启用前一天。(图片由GAKEI.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