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救】地区人士设置社区灯 照亮漆黑鸭脷洲海旁

撰文: 廖俊升
出版:更新:

鸭脷洲新海旁道原为前港铁南港岛线用地,在两年前通车后,正式归还给政府,并向公众开放。不过,政府一直未于此路安装街灯,现场漆黑一片,路经此地的市民更要摸黑探路,既恐怖又危险,令不少市民投诉。事隔两年,政府仍未安装街灯,有社区人士决定自发添置社区灯,照亮了黑暗的鸭脷洲海旁,也发挥了社区自救的精神。

不少人喜欢在晚饭之后到海边走走,不过有些海旁并非想像中美好,教人无意踏足。就像鸭脷洲新海旁道,现场漆黑一片、“一灯难寻”,踏上这条海旁道,有如闭眼走路。社区主任陈炳洋指,这段漆黑之路原本是前港铁南港岛线用地,自两年前南港岛线通车之后,该路段便归还给政府,并向公众开放。然而政府当局并未于有关位置安装街灯,一到晚上,步入此处便会伸手不见五指。

加灯之前的鸭脷洲新海旁道,现场漆黑一片,根本不能看清路面。(陈炳洋提供图片)

两年来,社区主任陈炳洋及陈欣儿不断与各政府部门斡旋,希望政府能够在此加设路灯。不过他们一直未获得政府的正面回复,各部门只一直以“非职权范畴”推搪。有见及此,两人自发在新海旁道围栏上,安装了4盏配备4粒2A电池的户外LED灯,照亮了原本黑如髹漆的鸭脷洲新海旁道,不过现时已有1盏被人盗走。

安装社区灯之后,陈炳洋也会定时到海旁替灯换电,他对《香港01》表示,换电时碰见不少街坊,他们都对在海旁加设的照明装置表示非常欢迎和高兴。

陈炳洋与陈欣儿自发安装社区灯。(陈炳洋Facebook影片截图)

事实上,社区设备的管理者应为政府,但当局未有明确厘清管理责任,故让新海旁道一直存在于黑暗之中。陈炳洋表示,政府必然是要负责任的第一人,“该路段有更亭和大闸,也有保安驻守,分别由路政署和地政署管理,但两个政府部门均表示,为该处加设街灯不属其职权范畴,因此拖延了两年。”他又指,日间有不少人会到该处放狗、散步和踩单车,夜晚亦有人会到场跑步,但由于该处仍未划为公园,连康文署亦无管理责任,他又批评政府一拖再拖,才迫使居民发起社区自救。

陈炳洋与陈欣儿自发在海旁沿路加设社区灯,原本调好了6盏灯,但安全起见,留下4盏,不过很快便有1盏被盗去。(陈炳洋提供图片)

陈炳洋说,社区自救是逼于无奈之举,安装街灯本应是政府责任,市民进行社区自救,也要自行评估风险,“政府肯做嘅话,市民根本唔使做。”他续指安装社区灯之后,很快便有1盏被人偷走,故呼吁居民帮忙多加留意,以及鼓励自发换电,也不要因私利而损害社区,“见到有人因为私利而偷走社区灯,其实都觉得有啲伤心。”

路政署回复《香港01》指,鸭脷洲海旁用地是一幅开放予公众使用的政府土地,该用地及相关设施并非路政署负责维修保养的公共道路及附属设施。 署方续指,南区民政事务处自2017年起开始协调有关部门在该用地加设照明设施,而南区区议会属下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1月22日同意进行“于鸭脷洲海傍行人通道加设照明灯”的工程,南区民政事务处将会跟进委员会的决定。 

因应公众要求,路政署现正与相关部门磋商,在该地点的发展计划落实前,协助在该处设置临时照明设施,为市民提供临时照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