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好活动】第三个共建游乐场屯门启用 议员倡扩展至荃湾区
撰文: 李丹蕾
出版:更新:
玩乐对儿童的身心均衡发展十分重要。现时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智乐儿童游乐协会和相关非政府组织,合办为期三年的“社区共建游乐场计划”。有关计划的服务对象为3-12岁的儿童,他们可利用简单工具和游戏用品,与家长一起在康文署公园内探索、创造自己的游乐设施。
“社区共建游乐场计划”已于2017年9月及2018年5月分别在大埔海滨公园及荔枝角公园先后推行,康文署辖下屯门公园的儿童游乐场亦已改建为一个意念创新的共融游乐场,当中亦渗入共建元素,于2018年12月3日正式启用。全新游乐场更是本港首个把“水”及“沙”两项自然元素,纳入设计的无障碍儿童游乐空间,提供多元化的共融游乐设施,让不同年龄及能力的伤健儿童在和睦愉快的环境中一同玩乐。
荃湾区区议员郑捷彬向《香港01》表示,现时荃湾区内并没有同类型的游乐场,针对儿童的玩乐设施亦只有普通游乐场的胶制滑梯、攀爬架等,连千秋亦很少见,“缺乏一啲有挑战性嘅游乐设施,滑梯又短,小朋友玩得多都闷。”他指自己曾到过荔枝角的共建游乐场,认为“只需要有大嘅场地,例如木球场或草地,有啲纸皮盒、盆,小朋友可以自己搭个帐幕出嚟、周围爬,其实唔需要起好多固定设施。”
郑捷彬补充,共建游乐场比以往的传统游乐场更强调“亲子关系”,场内指引建议家长陪同子女一起游玩、探索,促进亲子间的感情。据署方回应,计划反应理想,并将会于未来两年在港岛及新界区公园再次推行。郑捷彬与同是荃湾区区议员的田北辰要求康文署将计划扩展至荃湾区,并建议荃湾公园或荃湾海滨公园为举办场地,以提升儿童的游乐体验和加强社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