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亲笔回信约万封 港版“圣诞老人”:希望香港人重拾童真
在九龙湾中央邮政总局一隅,四位“圣诞老人”正埋首阅读信件——“我希望能收到车车”、“圣诞老人你的父母长甚么样子的?”、“我只想要一张圣诞卡”。每年临近圣诞,邮政署均会邀请市民写信给圣诞老人,而寄件者亦会收到“圣诞老人”的亲笔写的圣诞卡。这个圣诞老人回信服务,至今已有三十年。究竟躲在圣诞卡背后的“圣诞老人”,是甚么样子的呢?
今年邮政署共派出了十位“圣诞老人”回信。这些“圣诞老人”当中,有现任职员,也有退休人员,他们早于11月下旬便开始轮流回信,希望于圣诞节(12月25日)前夕能尽量全数寄回予市民。
小孩许愿 大人诉心事
他说每年收到约一万封信件,有接近99% 是小朋友来信,希望圣诞老人能达成他们的愿望,例如收到不同种类的玩具。“我们只能字面上实现他们的愿望,例如祝他‘梦想成真’。”翻开“圣诞老人”准备的圣诞卡,卡上只简单回复“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或是写上“加油”等打气字句。陈伟雄说回复内容主要根据寄件人的要求而定,有些画功较好的同事则会在圣诞卡上画卡通人物、车子或船等,从视觉上满足小孩的圣诞愿望。
小朋友的有趣提问及愿望,不时令陈伟雄回心微笑,但大人的心声则教他印象深刻。陈伟雄忆起有位在外国修读医科的学生来信,对方指自己来自单亲家庭,全家人依仗他将来会成为医生,能减轻家人的经济压力。“他写满足足两页A4纸,话读书好大压力,担心不合格,加上人在异地找不到人倾诉,于是写信来。”
大人当然明白,圣诞老人只是虚构人物,但仍然来信分享故事,陈伟雄认为这刻的角色已变成聆听者。“我没有提供甚么意见,但希望对方收到回信,就有返力量继续行,因为他知道有人听到他的心事。”
母亲代寄 望孩子保持童心
同样担任“圣诞老人”的黄海燕是现职邮务员,每当她完成手上的工作,便会前来参与回信活动。不少妈妈代刚出生的孩子写信,她也是其中之一。黄海燕的儿子现在只有18个月大,连同今年已有两封“圣诞老人”的回信,她希望留待下一年,待儿子懂得少许单字的时候,跟他一同拆信。“长大后的世界太残酷,现在小朋友很早熟,不相信圣诞老人,我希望儿子的童真能保持长久一点,亦望香港人能够重拾童心。”黄海燕说。
黄海燕说,不少妈妈的来信让她感受至深:“我的儿子有自闭症,希望圣诞老人能令他对这个世界多点好奇心,不要停留在自己世界中。”黄海燕虽然不大了解照顾自闭症儿子的困苦,但也明白作为母亲藉著寄信给圣诞老人,希望为小孩子带来祝福。
圣诞卡曾塞满邮局
科技发达,大家可以透过whatsapp发图祝贺圣诞,今日圣诞卡已成旧物,但陈伟雄忆起10多年前,每逢踏入12月,分发邮件的部门便挤得水泄不通。“当时人们还喜欢寄圣诞卡,一车车圣诞卡、礼物排成一条长长的队,塞到行不到人。现在?真是冷清了许多。”
邮政署公共关系经理聂丽嫦称,圣诞老人回信服务至今已有三十年,每年大约11月中旬已收到市民来信,数量约有一万封。除了本地,他们还收到来自台湾、俄罗斯的信件。市民只要在截邮日期前(12月20日)寄出,并缴付足够邮费,便能于圣诞节前夕收到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