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试行“无感通关” 邓炳强:日后拟在河套使用
沙头角重置的中英街检查站今日(23日)举行开幕典礼。检查站推出人面辨识先导计划,让在中英街居住和工作人士试行“无感”畅通方式进出中英街,即无须停下出示禁区许可证或利用指纹识别,以便利人流往来和提升检查站的处理能力。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先导计划可以测试“无感通关”处理人流情况,有助日后考虑在河套使用。
陈国基:“无感通关”配合未来开放中英街旅游发展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主持开幕典礼时表示,为便利进出中英街的人士,政府将原有由帐幕搭建而成的检查站重置成永久检查站,并首次引入人面辨识科技,让在中英街居住和工作人士率先试行以“无感通道”进出中英街。
他指政府会继续研究和应用相关科技,配合未来开放中英街的旅游发展。日后持有有效可进出中英街的禁区许可证人士,预先登记后便可使用“无感通道”出入检查站,无须停下出示禁区许可证或利用指纹识别。
陈国基:其他出入境口岸将来亦可利用“无感通关”
新安排下,持有有效可进出中英街的禁区许可证人士,预先登记后便可使用“无感通道”出入检查站。政府希望透过这个先导计划,以创新科技取代现时的人手查验,便利进出检查站人士,提升检查站的处理人流能力。
陈国基亲身试用,他在其后开幕致辞时表示,期待本港未来其他出入境口岸也可参照中英街模式,“刚才亦亲身体验了,我认为过关检查十分方便,大家以后不用出示证件便可以很快过关。举一反三,我认为其他出入境口岸将来亦可以利用这科技,协助进行出入境检查。我期待其他口岸将来可以像这里一样,旅客可以不用停步便可过关。如果能够达到这目标,相信我们未来的出入境会更便利,处理客流量的能力会更强。”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社交媒体发文,他指检查站通过人面辨识技术,令进出中英街更加方便快捷;而作为先导计划,可以测试“无感通关”处理人流情况,有助日后考虑在河套使用。
检查站的设计糅合古今,展现香港旧式火车站的特色,灵感来自沙头角支线孔岭站及香港旧式火车站,外墙设有以铜板制成的昔日火车图样,记录沙头角支线历史,并融入多项节能设计,功能与美观兼备,为中英街增添一个文化地标。陈国基说,这座经重置的检查站,同时亦为旅客提供一个新颖的“打卡”景点。
其他主礼嘉宾包括保安局常任秘书长李百全、海关关长何珮珊、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峰、警务处副处长(行动)周一鸣、建筑署副署长冼国良、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及沙头角区乡事委员会主席李冠洪。
有出席启用仪式的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亲身体验“无感通道”,他形容“过咗关都唔觉”,非常方便和快捷。他认为“无感通道”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便利人员往来,同时提升检查站的处理效率,期望随着日后技术成熟后,有条件可逐步推行至拟建的河套口岸及其他港深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