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乐善村居民声称来回市中心需2小时 官员议员实测15分钟可到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香港社群组织协会于7月26日联同基层市民,到立法会申诉大埔汀角路“乐善村”配套不足,有居民指每日来回大埔市中心需要近2小时。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昨日(1日)与当日接收申诉文件的立法会议员陈学锋一起实地视察,表示繁忙时间乘小巴到大埔市中心不过15分钟,非常肯定“乐善村”的工作及当中的意义。

何永贤社交媒体发文:乘小巴到大埔市中心不到15分钟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今日(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昨日戴尚诚与陈学锋到乐善村视察,有小巴以该村为总站提供繁忙时间服务,沿路去到大埔市中心,也不过15分钟,村外路口也有巴士站和其他小巴服务。

何永贤续指,戴与陈亦参观了由“南昌220”重置过来的单位,以及新建单位,称全部都朴素但温馨,空间实用,景观翠绿舒适。她又表示,营运机构乐善堂职员介绍了村内配套支援,包括透过机构善款与中电的赞助而为单位配置的冷气机、热水炉、电灯,另外机构亦设“适应课程”支援居民适应新环境,并不时举辧活动。

至于有申诉指到市区买药路远,何永贤称有配药需要的居民可到乐善堂大埔宝湖道的“社群药房”,以优惠价配药,形容“照顾非常全面”。她表示团队视察过后,都非常肯定乐善村的工作及意义,“相信这样的居住环境,加上营运机构的支援,绝对可以让基层市民获得更好的照顾。”

邻近厂房招募人手生产月饼 称为居民提供就业支援

何永贤补充,乐善村邻近大埔工业邨,有厂房希望招募人手协助月饼生产,乐善堂主动与企业联络,可安排招聘活动。同时,由于获得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赞助,乐善堂也会安排居民参与“赛马会跃见新生活”,让他们获得增强家庭能力、提升事业发展、促进社群连结等全方面支援。

她指议员亦建议营运机构为居民团购生活用品,增加项目对居民的吸引力;并多举办导赏团,让有需要的市民更了解项目实况。

她重申今年是过渡性房屋的“收成期”,房屋局及不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营运机构都会继续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有充足资讯,为自己、为家人作改变生活的更好选择。

居民:村口小巴站往大埔墟港铁站十分便利

大埔乐善村由房屋局资助、会德丰地产以1元象征式租金租出土地、乐善堂负责兴建和营运, 提供1,236个 过渡性房屋单位,由于对正慈山寺,只要安在家中,便能远眺观音像。今年4月开始陆续让合资格的申请人入伙,项目分下台及上台位置,目前下台入住率超过95%,上台完成环境最佳化程及单位装修后,将陆续开放予申请人入伙,预计3个月内会完成入伙。

乐善堂日前表示,据资料显示,大埔有4,000多户的㓥房家庭,由开始招募至今,共收到 近2,400份申请。其中一名已入住居民65岁的佘先生任兼职小巴车长,每月收入约6,500至7,500元,之前居于大埔㓥房,环境狭窄 ,卫生恶劣,更要行4层楼,每月租金连水电费约4,500元。他在4月迁入乐善村,租金减少近半,大大减轻经济压力。交通方面,他认为村口小巴站十分便利,每朝都有不少返工返学的街坊乘搭其出大埔墟港铁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