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60年历史跌打馆搬迁 “梁汉文”告别老店料祖传技术失传
在深水埗人来人往的闹市一隅,老字号的“梁财信跌打医药局”隐藏其中。平日跌打馆内生意忙碌,但店内装潢、摆设“60年不变”,被形容为“展览式”老店。
据跌打馆的第三代传人梁汉文医师指,该店扎根深水埗至今60年,其间从没装修,但因水电设备等过于老旧,他们要另觅新舖,并将于月底搬迁;虽然已尽力将旧物搬往新舖,然而旧式老店 的格局、氛围届时也未必再能重现。
跌打舖格局仿如重回60年前 舖内保存大量旧文物
走进“梁财信跌打医药局”,时间恍如回到60年前,玻璃柜内的跌打丸装饰、墙上的旧照片、证书,以至是地板的纸皮石,全都是见证历史的旧香港产物。现时主理该店的是已第三代传人,只见客人一个接一个;待至午膳时间,梁医师稍闲下来便笑指,自己与一名歌手同名同姓,“梁汉文呀,歌手𠮶个。”
年近70的梁汉文医师表示,“梁财信”是太公的名字,跌打生意亦承传自此;而玻璃柜内的旧照片中,当年手叉着腰看老伙记制作膏药的是他爸爸。但他表示爸爸很早离世,他的跌打手艺反而是跟爷爷梁东海学习,由10来岁开始,一做就是数十年,“为兴趣啰,又可以帮到人,扭亲、断骨呀,同呢区啲基层都熟晒,佢哋一讲睇跌打就会嚟呢间先。”
女儿不想学新人难入行 第三代传人料难有人传承
作为区内“老字号”,梁医师指,病人前来大多是扭伤、断骨等,他由早上7时工作至晚上7时,每日平均有数十个客人。过往他们售卖自家制的跌打丸,但其制作工序繁复,梁医师说,自30多年前师傅退休后便已停产,店内仅存三盒用作摆设;药酒则因应《中医药条例》规定,只提供给有需要的客人,不能公开当药物发售。
店舖60年来从没装修,至今仍保留了昔日格局,走上阁楼货仓,还有一个年代更加久远的船形铁制药碾器皿,梁医师笑称,药碾太重搬不动,他从未用过,只将它一直放在原位,近日经友人联络之下,知道有博物馆有意收留,留待日后公开展出。
他又指,现时已将物品逐少搬往新店,但店内的木柜、木家具因年代久远“想攞都攞唔到”,即使努力还原,新店的格局、氛围始终再难重现老店的感觉。梁医师又透露,女儿对跌打不感兴趣,新人做跌打又要先考中医,他的祖传技术很大机会就此失传,“可惜但都冇办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