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北、粉岭北公屋申增密度 地积比最高增至7.8倍 共涉5.8万伙
上届政府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规划署早前建议增加粉岭北和古洞北的发展密度,当中公营房屋地积比可放宽三成。 土拓署近日向城规会提交申请,建议将古洞北和粉岭北新发展区的公营房屋密度增加最多三成,当中古洞北最高地积比可达7.8倍,部份地段更涉及绿化带,预料合共可提供58,439伙,换言之,日后北区将有数以十万计人口迁入。
土拓署提交的文件显示,粉岭北拟议兴建的公营房屋坐落梧桐河旁边,位处马会道,涉及9幅地。该署申请将地积比增至最高6.5倍,增幅最高达放宽上限的30%,预料住用总楼面面积可增至129.7万平方米,楼宇高度将介乎主水平基准上55至140米,涉及约28幢住宅大楼,预料可提供24,929个单位,较原先计划增加3,683伙。
另外,文件亦提到会为同区11幅私人住宅用地增加最多两成地积比,涉及约43幢私楼,若有关地段的私人屋苑发展密度放宽获批,将可额外提供1,484伙私人住宅单位。
文件提到,根据房屋署内部指引,今次申请拟议在未包含零售设施的6幅公营房屋用地,加入“商店及服务行业”和“食肆”用途,以满足居民生活所需,当中社福设施将置于较低层位置。另外,5幅划为住宅地带的公营房屋用地,亦申请在大楼的第三层作“商业及服务行业”及“食肆”用途。
该署称,新增人口将主要居住于距离公共交通设施500米范围内,并会保留粉岭北新发展区的“河畔社区”规划意向、主题及梯级式建筑物高度概念,强调拟议计划并不会影响到视觉、通风、交通和环境,故放宽地积比和建筑物高度的程度仅“轻微及可接受”。
该署又指,政府将落实“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跨境货运规划策略、升级石湖墟污水处理厂等,改善该区基建,以应付新增的迁入人口。
至于古洞北的公营房屋计划,则位于凤岗、马草垄、河上乡一带,涉及17幅住宅地带,部份用地涉及绿化带,该署申请将最高地积比增至最高7.8倍,建筑物高度介乎主水平基准上80至180米,涉及97幢住宅大楼,预料可提供33,510伙,首批人口最快2030/31年可迁入。
文件指,考虑到新增人口对交通系统的需求,运输署正研究在古洞北新发展区余下发展范围内,在一幅公营房屋用地及一幅私营房屋用地增加公共车辆总站/公共交通交汇处,而车站地面上的最低两层作商舖及食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