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爱兰花|81岁植物学家嫌摄影不够仔细 以画记录兰花百态
看见特别的植物,人们通常会为它拍照留影,但有没有想过以其他方式把植物最美及最真实一面留下?土生土长的植物学家韦孟麒(Mark Isaac Williams)毕生热爱植物,当他发现多种兰花品种面临绝种后,便开始以水彩及彩色铅笔绘画下来,5年间已累积近300幅作品。近日他举办植物画展,把画作展出,韦孟麒认为,即使摄影器材进步,亦未能完美地复制花朵的细节,画画更能记录它们的真实姿态。
曾任嘉道理农业辅助会员工 负责保育兰花
植物学家韦孟麒的兰花画作《花匠.笔下 》于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展出,画展开幕当日,韦孟麒与一众好友亦有出席,拄着拐杖到场的韦孟麒现已81岁,谈起兰花依然精神奕奕。他1979年加入嘉道理农业辅助会,从事园艺保育工作,曾协助著名兰花保育专家歌莉亚白理桃女士(Gloria Barretto)建立兰花保育园。开幕礼上,他分享作画的经历,更笑言自己起初画得不好,幸得友人鼓励才继续这个兴趣。
以画作形式记录兰花的想法,萌生于韦孟麒的年少时期。他1939年于香港出生,11岁时在英格兰寄宿学校求学,当时已对植物有特别的感觉。有一次,他前往森林,途中见到不同颜色的叶子,便把叶子取回家尝试把它画下,但他发现自己未能画好,驱使他学习植物艺术。
当时,植物艺术老师为他设计了一个“自然笔记本”练习,每周需要到郊野写生。韦孟麒指,写生功课绝对有要求,每次需完成两页画簿,一页是空白页供作画之用,另外一页则是可供书写的横线,以文字纪录当天的环境,例如天气,现场气味等。
对于年少韦孟麒来说,最吃力的是老师要求所有学生不准起稿,必须直接用颜料作画。“这是一个好的训练,需要用到很多注意力,并不容许出错,一旦出错,就没有了”。从每周搜集和研究不同自然主题中,启发了他对植物学的热爱,亦为他在观察和描绘自然环境的能力奠下基础。
执着植物细节:照片会受到光线和阴影影响
韦孟麒对植物上的细节亦持有一番执着。很多人认为透过拍摄便能看清兰花细部,但韦孟麒则认为,再好的照片也不能最真实地反映兰花细节及其姿态,例如兰花上的花瓣、线条、唇瓣和斑点等。他解释,“照片会受到光线和阴影影响,因为总有一些阴影会遮挡部分细节,如果人们从未看过这一株兰花,便无从得知这个到底是拍摄所造成的阴影,还是它的本身特征”。
本着这个看法,韦孟麒坚持以画作记录兰花的姿态,以眼睛捕捉兰花最真实一面,巨细无遗地绘画,把它的真实样貌流传下去。他指植物学的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当时相机并未出现,需要依靠绘画记录,“摄影很好,但未够好,未能完美地复制植物的细节”。
韦孟麒绘画兰花多年,当中最深刻的种类是“拖鞋兰”。当他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香港的“拖鞋兰”时,立即被它诱人的姿态吸引,“啊!我一定要把它画下来”。学名兜兰的“拖鞋兰”,因外貌酷似拖鞋而命名,它属于兰科兜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极短,花瓣较厚,唇瓣呈口袋形,这些特征也全数在韦孟麒的画作呈现出来。
《花匠.笔下 》 韦孟麒植物绘图展
日期:即日至8月31日
时间:早上9时30分至下午4时
地点: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艺舍
入园费:$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