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环报贩疫情生意重挫再遇劫 协会促放宽可售卖产品

撰文: 吕凝敏 陈康智
出版:更新:

报档小贩在数码化生活下变成夕阳行业,近月受疫情影响下,生意额直线下降。中环士丹利街一报档上月遇窃,约80条香烟(总值约5万元)被人偷去,档主需向家人借钱过活。报贩业界代表表示,最近疫情反复,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打击,而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只是杯水车薪,长远来说希望政府能放宽可售卖产品,以及加大抗疫基金援助金额,助报贩渡过难关。

中环报贩林太忆述上月报档遇窃事件。(陈康智摄)

上月19日,中环砵甸乍街与士丹利街交界石板街一个报纸档遭人爆窃,东主林氏夫妇损失共约6万元现金及货物,林氏夫妇报警处理。遇窃档口在上址开业28年,近月本港疫情肆虐,严重影响生意,再加上遇窃损失惨重,夫妇顿感徬徨。事隔一个多月,警方回复查询时表示,暂未拘捕涉案人士。

涉事档主林太表示,遇窃后资金周转顿时出现问题,需向儿子借钱度日,“啲积蓄俾个贼拎晒,又捉唔到个贼,好彩个仔借钱畀我买番啲烟”。由于疫情肆虐,生意大跌七成,报档原本每天营业至晚上8时,林太亦提早两小时关店,“边有人买嘢?以前都有啲游客买水,𠵱家中环静咗好多,坐喺度hea,根本无生意做”。她慨叹自己年纪大,根本无法转行,目前只靠做熟客生意糊口。大部分报贩是基层长者,数万元的损失对他们已是极大影响。

+3

政府3月时曾推出防疫抗疫基金,让持牌固定摊位小贩及流动小贩申请一次性5,000元资助。被问及疫情下政府的抗疫基金是否能解燃眉之急,林太认为只是杯水车薪,慨叹“有好过无”,长远来说应放宽可售卖产品的限制,“我哋都唔想依赖政府,想自力更生”。

香港报贩协会副会长林长富形容,他认为疫情对报贩是雪上加霜,“疫情无游客,生意直线下降,早前业界申请李嘉诚基金会‘应急钱’计划,亦有合资格的小贩申请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获5,000蚊资助”,但资助也只是聊胜于无,难以协助报贩渡过难关。林长富认为纸媒本身已属夕阳行业,报贩绝不可能单靠卖报纸维生,长远来说,希望政府应放宽规例,让报贩除了卖水,可同时售卖汽水及其他种类的饮品,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