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民间团体湾仔公祭二战亡灵 促保育南固台慰安所遗址

撰文: 张美华
出版:更新:

适逢清明节,民间团体“历史监察网民自发”今日(5日)于湾仔骆克道天桥,进行公祭二战亡灵纪念活动,盼透过纪念战时劳工、阵亡战士及慰安妇等,盼加强市民对香港在二战时历史的认识,并促请政府保育战时遗址南固台慰安所。

慰安所遗址拟发展成证婚场地 团体批二次伤害

公祭现场摆放生果、祭品、鲜花,以及中学生绘画的心意卡等,为二战的死难者献上心意;地上又摆放八束假发,借以代表纪念东南亚八国家的慰安妇。

历史监察网民自发召集人李美娜批评,战时的性奴隶制度严重违反人权,认为社会应关注及聆听。李美娜表示,今次公祭选址湾仔骆克道,原因为二战时期,骆克道曾兴建多间慰安所,希望以此提醒香港社会大众毋忘二战历史。

她续指,位于湾仔船街的南固台昔日同为慰安所,政府早前建议将南固台改建为证婚场地,李美娜认为对所有慰安妇造成二次伤害,促请政府将其保育,搁置改建建议,又希望港府能加强年青人的历史教育。

女老兵胞姐险遭日军强暴 批侵略者“横行无忌”

有参与公祭的84岁老兵林珍盼透过公祭,唤醒大众对二战历史的关注。林珍忆述8岁时,正值日军侵华三年零八个月,她形容当时日军横行无忌,能随意闯入民居进行搜掠。

一次胞姐险遭日军强暴的经历,换来日军到林珍一家肆意搜掠,其胞姐更遭日军毒打。林珍忆述全家其后参与游击队,当时年纪轻轻的她,则担任负责送信的交通员。

林珍指去年年初已向政府申请,于沙头角兴建抗日战争纪念馆,期望能由政府牵头,不单只在抗战纪念日纪念二战,日常亦能毋忘二战历史,加强社会教育。

民间团体“历史监察网民自发”发起公祭二战亡灵纪念活动。(张美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