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袭港】真毛扮假毛? 动保团体呼吁:真假皮草都唔好买
天气渐凉,不少人都会著上皮草大褛或羽绒保暖,但皮草和羽绒由动物皮毛制成,制造过程中可能牺牲不少动物性命。早年有调查发现,羽绒是活剥鹅毛而成,而皮草衣物也为动物的皮毛所制,不少人批评造法残忍。有“皮草之都”之称的香港,2017年有逾10亿港元皮草出口,更每年举办“香港国际毛皮时装展览会”推广皮草。寒流袭港,有动保人士呼吁,不论皮草孰真孰假,也应该可免则免。
冬天来了,香港天文台预料本周三将会相当寒冷,不少人都会拿出皮草大衣或羽绒抵御寒冬。其实皮草业在香港发展一直畅旺,本港不单是全球第三大的毛皮服装出口地,更是世界主要的优质毛皮服饰来源地。根据香港统计处的香港商品贸易统计数字,2017年皮毛制品出口达到10.1亿港元,最大出口市场为韩国,共有1.65亿元;另一方面,2017年毛皮制品入口总值为13.6亿港元,其中有9.7亿港元入口是来自中国,数目庞大。皮草衣物深得不少人喜爱,但其背后的制作过程牵涉到动物生命与权益,因此也遭受许多抨击。
善待动物组织Peta揭露,皮草行业当中85%的皮草是来自养殖场,动物被安置于拥挤及肮脏的铁丝网笼子中生活,最后更被活剥皮毛;至于羽绒的造法也被质疑有欠人道,羽绒多是从鹅鸭身上活剥,而鹅鸭在仅仅十周大时即被初次拔毛,并在每6至7周长回羽毛后再拔,而业界相信拔出来的毛会比较长和卖得较贵,所以不用剪毛方式,直到鹅鸭约4岁时,便会被屠宰食用。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活动策划崔倩萍向《香港01》表示,皮草多由狐狸、兔子、貂鼠的皮毛制作,调查员曾于中国发现,小动物被置于养殖场饲养,但由于担心群体饲养会引起碰撞,抓破皮毛,因此将牠们困于小笼中独立饲养,狭小空间动弹不得,更放置于环境恶劣的户外日晒雨淋。她又指,小动物会被钳住颈部拖出笼外,再用木棍打击牠们头部,然后为牠们剥皮,若在剥皮期间醒来,所遭受的痛苦就更深。
今年初的香港国际毛皮时装展览会,有关注动物权益团体成功潜入会场,发现内里挂起多件动物皮草,当中包括狐狸、貂、兔、山猫皮草原料等,部分含有动物头部及四肢。
虽然近年开始广泛讨论皮草和羽绒对动物造成伤害,但主张弃用毛皮衣物的“平价皮草关注小队”发起人阿菁对《香港01》表示,香港卖皮草是十分普遍,大至名牌连锁衣服商店,小至街边档口也有卖皮草褛,今年毛衣店的销情和往年也差不多。“消费者会觉得羽绒较轻身舒服,但其实香港天气较湿,又经常下微雨,而羽绒不能沾湿,否则会降低保暖效果,但很多人会追求轻身而忽略其他因素,如果只系追求轻身咁无得讲,就同走塑一样。”
市面上不少仿制皮草衣物,有人认为既然是“假毛”,又不是真的伤害动物,应该无伤大雅,不过阿菁就抱有质疑。她表示假皮草的成本分分钟比真皮草贵,有商店会用真货扮假货,吸引消费者;另外由于现时香港没有标签法,店舖不一定要将物料标示出来,香港有很多小店的仿皮草也没有标签,孰真孰假成疑。
小店抄名牌货 变相鼓吹
阿菁解释,香港拥有“皮草之都”的称号,本港每年也会举行国际皮草展,而国际商户所卖的贵皮草也会影响到中低档的设计,本地小店会追随有关设计出翻版,甚至会用上真动物皮草,例如是兔毛,用以刺激消费。她举例指,旺角有商店出售翻牌皮草货,跟意大利Fendi的皮草手袋吊饰有9成相似。
阿菁表示,不论皮草孰真孰假也应拒绝使用,她举例指,如果自己穿假皮草,可能会影响其他人购买真货,故以往小队曾带上小狗在旺角街头派发贴纸,即场教人分辨真假皮草,呼吁大众少用皮草衣物,以免对小动物造成伤害。
近年动保意识擡头,加上年前有报导揭发部分羽绒及皮草的制作过程不人道,也令不少曾购买该类衣物的人士感内疚和后悔。市民阮小姐表示,她曾经买过一件5,000元的真兔毛外衣,手感十分柔软,也曾买过不少仿皮草产品。但近年她养了小动物,留意更多动保新闻后,便感到相当内疚。当年那件昂贵的皮草已没有再穿,转而给小狗当作床垫用,“件衫唔知用咗几多只兔仔,觉得好罪孽!”
香港毛皮业协会早前发表一则声明表示,毛皮业界反对任何虐待动物的行为,活剥毛皮会令动物挣扎,有可能抓伤工作人员,更可能令毛皮破损,摧毁其商业价值,业界根本不可能取难舍易。声明中又提及,皮草作为一种环保及可持续性的服饰材料,近年愈来愈受时装设计师欢迎。不过,法国时装品牌Chanel日前也宣布停用各类珍稀皮革(exotic skins)制作产品,并透露日后也会停用皮草,又指现时Chanel只有少数含皮草的产品。
皮草业界又指责有组织捏造一些内容夸张引人不安的活剥动物毛皮影片,特意误导公众,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发言人崔倩萍则回应指,虐杀动物的情况在中国大陆一直都没有停过,而根本没有一种无痛苦、不残忍和漂亮的杀动物方法,有关业界的说法只是片面之词,而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制作及发放有关杀害动物取作皮草的影片期间,并无筛选一些特别残忍的片段,“段段都系咁残忍,唔需要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