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香港大学校委会的权力游戏

撰文: 胡恩威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校委会近日决定成立小组,调查有关对张翔校长的匿名电邮投诉,指控涉及多项管理不当︰包括未经招标购入校长的宝马座驾、未有根据程序招聘副校长及医学院院长、接受内地企业奖学金的转账问题等。这些投诉是否值得劳师动众去设立一个专责小组?

港大校委会这个举动很明显,就是要给张翔校长一个下马威。这反映了校委会和校长之间的权力矛盾。这些小事情基本上用简单的商议方法已经可以解决,设立一个专责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打击张校长的威信,树立校委会的权威。

一间大学最重要的是校长,而不是校委会。校委会应该配合校长去营运和发展大学。而且张校长已经是一位在国际学术上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应该像球队的领队一样,获赋予足够的权力去带动港大成为一家国际顶尖大学。

校委会今次用行政程序调查张校长就是一个权力游戏,而这个权力游戏会伤害港大的声誉和校誉,长远影响到港大未来可能出现“程序式管治”,就正如香港政府一样。政府管治出问题就是因为过份依赖所谓“行政程序式管治”,在小事情上不愿做功夫,而在大事情上没有能力去处理。

若果校委会要调查的话,其实港大有很多更值得调查的事情︰例如2020年港大商学院设计比赛中,最后选择了一个造价昂贵、像五星级酒店的设计,而放弃了另一个比较富学术气色、朴素平实的设计,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用公共资源去兴建一座校舍,应该以朴素为主。采用豪宅式的高级商厦设计,并不符合港大的身份。国际顶尖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大学兴建校舍,均以朴素和实用为标准。

又例如港大百周年校园,造价25亿元,但出来的效果也不太理想,百周年校园虽强调环保设计,但校园却像一个冷气商场。和香港大学本部大楼、陆佑堂相比,百周年校园欠缺学术气氛。校委会有否检讨调查这些问题?

另外,目前香港大学拨款委员会对大学施行不正常的规管,例如Mature Student(年长学生)与及内地学生人数比例缺乏弹性,导致学校收生欠缺灵活性。

有些学科,例如佛学不能成为大学的常规学科,只能成为自资课程,也是被大学拨款委员会过份严格规管所致。香港各所大学不能正常地发展学术特色,就是因为香港的大学的资源运用被过份管制。

校委会的任务应该是协助校长,替港大拆墙松绑,令港大像日本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一样,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去发展学术。现在香港的大学都是为政府的行政程序及官僚指标服务,完全不贴地。大学计划开设学科,都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程序去批审,因过份规管而脱离社会需要。

港大的整体学术规划,原本应该是跟牛津和剑桥一样,以人文科学为本,现在却因政府那些不设实际的指标和参与国际排名游戏,导致大量和香港有关系的研究,完全被脱离学术体制。因为要追求国际排名,很多和香港发展有关的实用研究完全被摒除,大学教员没有自由度去进行真正对香港社会有好处的学术研究。

以上的事情,校委会更应处理。现在集中精力在这些鸡毛蒜皮的行政事情上,去难为张校长,对业界人士来说是一个笑话。把这么小的事情放大,只反映了校委会本身视野狭窄。校委会也应该出来交代一下,他们对港大未来发展的视野和方向。在政治新时代良政善治的环境下,香港大学如何为香港培养未来的政治人才、管治人才,与及经济、文化、创科不同领域的人才,需要有一个大格局和视野。

港大校长需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遴选出来,他必须具备足够的学术肯定及管理经验。校委会是否应该处理这些匿名投诉?而这些投诉是否严重至要成立一个专责小组?要如此高调地进行调查?

校委会要处理的工作,应该是如何发展港大成为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什么是真正的影响力?京都大学有影响力,它至今栽培出8位诺贝尔奖得主。京都大学的国际排名虽然不高,但它在化学、医学、物理学、文学、设计等领域,影响力皆举足轻重。其实在日本或德国,很多国际排名不高的大学,本身有着非常雄厚的学术能力。现在港大只是一所国际排名高(第26名)但学术实力并不太高的大学。它只是用大量的金钱去聘请一些名牌大学教授,达至像ISO式的国际认可标准。

校委会应该处理目前政府不正常政策下的港大,替港大拆墙松绑,享有真正的学术自由,研究香港问题、研究中国问题。现在研究香港问题和研究大湾区问题是不鼓励的,因为这些研究不能够协助港大提高国际排名。

港大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新加坡。新加坡近年成为中国尖子学生踊跃留学的热门国家,尤其是2019年香港事件发生之后。香港近年虽然多了内地学生来港报读,但是质素和十年前无法同日而语。许多成绩优异及家庭背景较丰裕的学生,都选择到新加坡留学。

校委会的功能不是钳制校长,而应该处理这些外围性的策略问题。例如校委会应该讨论港大如何变成和早稻田大学和哈佛大学一样,成为一间财政真正独立自主、不需被政府官僚架构控制的大学。其实以港大旧生的实力和资源,港大完全有能力脱离目前政府资助体系,成为一所公共型大学,这些问题都需由校委会去处理的。

校委会在行政细节上监督校长,完全是不必要的。若果校委会变成一个规管校长的程序组织,也有违校委会的功能。香港目前面对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专学校追求的所谓国际排名,只是建立在一些非常虚幻的学术官僚程序及英美学术消费排名制度之下。真正的学术机构需要长期学术团队才能长期做研究。这一方面,香港基本上除了医科以外其他学科完全缺乏。

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