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全面催谷旅游零售 提升内地客免税额度严打黑店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政府正式启动“香港夜缤纷”活动,一如所料商场优惠配合连串特色活动,成效如何属未知之数,但至少显示出当局希望催谷消费市道的决心。从来零售饮食等经济活动,无论日间与夜晚,都与旅游业密不可分,本地市民与游客都应该是重要客源,故笔者认为必须整体去思考,先找出当中“短板”,例如内地客一直诟病免税额度太低,就应针对性加倍提升,同时正视㓥游客黑店黑的问题;港人缺消费意欲,派夜间消费券其实也无不可,加上延长港铁服务时间及夜间泊车优惠,务求做好全方位配套,才可真正带旺整个市道。

来稿作者:蔡裕龙

根据旅发局最新数字,8月初步访港旅客约为410万人次,环比增加约14%,等于疫情前同月份平均数的84%,总结今年首8个月,录得2,055万人次访港,内地客约占八成。无可否认,内地客是本港旅游业重要客源,他们的旅游模式改变,以个人体验行先,消费要便利同时更注重感受,这是大趋势。政策上可以配合的是提升内地客免税购物额度,将现时一年仅5000元大幅提升,达至5万元或更高,这建议已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奈何未被正视。

一年免税购物额度5000元,内地客来港能买到甚么呢?这金额是一年的限制,不是一次,条款是1996年订立的,根据当时内地客的购买力及物价而设。90年代,内地客想在港买的贵价货是参茸海味,二、三千元的电器产品可能一年真的只买两件,但其实在2000年以后,内地经济起飞,他们来港买数万元以至数十万手袋名表毫不手软。当最新的iPhone 15普通款式售价都已过万元,现时随便一款电器也要数千元,这规定完全是脱离现实。

翻查资料,内地客免税购物额度27年以来未曾调整过,真有点匪夷所思,这令内地客每次购物后要想方法令“战利品”变成自用,才可过关,费时失事,亦无甚意义。虽然这并非香港单方面可改变的措施,但笔者认为,港府或议员可以争取机会主动向内地当局建议,因这有先例可循,最简单就是参考内地海南岛的“离岛免税政策”去做。

海南的免税购物额度最初亦只有5000元,但之后逐步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类由18类提升至45大类,政策实施12年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1850亿元,购物人数达3428万人次,可见提升免税额度成效显著。不过,政策到位之余,亦要顾及“副作用”,例如会衍生一些以不良手法㓥客的店舖,因为近年有人指海南岛已渐渐成为“㓥客岛”。

故此,香港方面要争取提升内地客免税购物额度,同时亦要想方设法严厉打击㓥游客的行为,这关乎旅游的个人体验,如果开心购物却被欺骗,肯定不想再来游玩。消委会本月就点名谴责4间位于铜锣湾的药房以“斤变両”不良手法销售药材海味,其中有药房被揭露后改名再营运续瞒骗顾客,显示有关问题一直未解决。笔者认为,海关一直只能根据《商品说明条例》控告药房职员,大多数罚款了事,判监亦多数可缓刑,建议当局要查封店舖,追究负责人责任,甚至进一步限制其再担任公司董事等,以阻吓这类害群之马“借尸还魂”呃游客。

刺激本地市民消费方面,政府统计处早前公布,7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30亿元,同比升16.5%,但逊于市场预期升18%,可见市民消费力仍在,问题是大家对消闲娱乐的动力,未能在通关后半年一直维持。当然,多人北上消费是一个因素,政府必须“斗抢客”,想办法增加本地消费意欲,这就牵涉各项配套。

最新的“香港夜缤纷”活动,多个商场推出晚间消费时段优惠,这是最基本的措施,但笔者认为,每个地区不同商场也各自有优惠条款,始终不及政府派发夜间专用的消费券来得简单直接。其实这种特别消费券,可以定在较低的金额如500元,目的是“挑起”市民出外意欲,总体成本不会太高。

另外,夜缤纷活动亦包括艺术馆及太空馆等搞夜游体验,大馆也推出晚间表演,总算有点心思,可是港铁只提供晚间车票优惠,需要搭满五次晚间车程(晚上10时30分后出闸),才可获得一次免费本地车程奖赏,实在有点“寒酸”,而且没有延长周末服务时间,令人失望。

无论如何,要促进消费市道,不可单一方面做功夫,必须环环紧扣,家庭客或年轻人以至长者,日间或夜晚,政策上或体验上,都要兼顾到,全方位配合才能水到渠成。相信本地市民及游客可一齐贡献消费,就可形成协同效应,令经济慢慢回复到疫情之前。

作者蔡裕龙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多年,现职金融公司资讯科技经理。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