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香港经济难言乐观 “兴的动能”不仅是一句口号
早前香港商界召开名为“激发香港‘兴’的动能座谈会”,邀请政商代表共议香港如何在二十大的新发展蓝图当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与优势。会议虽然给商界鼓足勇气,但毕竟商家需要面对的是残酷的经营数字。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各方表现未如理想,特别是被寄予厚望的旅游、金融及转口贸易等,上半年经营情况都让人叹息。
来稿作者:杨莉珊
作为香港商界一分子,笔者认为香港“兴的动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来自于特区政府与商界加强沟通,共思良策,协助商界多元开拓,在今天充满挑战的国际经贸大环境中尽快找出新的经济出路,协助香港商界可在下半年重见生机。
商界年初曾经殷切预期本港经济在疫情放缓后,会随著人员流动而快速复苏,但半年过去,虽然零售、旅游方面确实见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最近公布的来港旅游人数仍不足以往七成,离港人数甚至远超来港人数,被政府寄予厚望的旅游市道远远未恢复到往日的活力程度。
而更关键的是,内地旅客虽然仍是主要消费群,但外国游客更是寥寥可数,而内地旅客的购买力却十分“忍手”,这说明环球消费市场的复苏远不如疫情前旧观,内地旅客也还没有恢复消费信心,香港眼前难以从中获利。又或者说,香港旅游市场已经失去对环球旅客的吸引力,个中原因值得旅游业界与特区政府认真探讨。
香港经济复苏乏力,除了旅游消费市场之外,更关键的指标在于经济主要动力之一的进出口贸易,上半年仍持续疫情期间的倒退态势,政府统计处本月10日公布最新对外商品贸易货量及价格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同比下跌18.7%,进口货量同比下跌16.2%;商品整体出口价格同比上涨4.4%,进口价格同比上涨3.8%。财政司长陈茂波曾向媒体坦言,下半年仍面临地缘政治、外围经济两大挑战,中美之间的政治摩擦令环球经贸大环境受压,加上高利率、高通胀、需求萎缩,下半年的进出口贸易仍有很多不稳定因素,预期本地经济仍主要依靠本地消费带动。经济学者袁伟基亦对进出口贸易前景不乐观,声言全年的进出口不拖累经济增长已经很好。
客观环境不容乐观,但香港经济要真正展现“兴的动能”就需要政府与商界各司其职又默契配合。政府确保资本市场与经营环境的稳定,加上商界的创意与开拓。特区政府有责任确保香港汇率、资本市场稳妥,流动性充足,金融市场可以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与市场弹性去抵御任何突发情况。同时,政府须协助商界解决劳工短缺、资金流通等基本问题,更关键的是发挥“走出去”的功能,带领香港商界积极争取国家与环球机遇,李家超特首率领香港经贸团队走访东盟、大湾区等,梁振英前特首也率团走访新疆探索丝绸之路的商机,这些都为香港商界带来新的机遇,值得鼓励。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优质师友网络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