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没有张国荣的M+
今年是张国荣(哥哥)逝世2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将于3月29日在沙田文化博物馆举行“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回顾哥哥昔日风采及其演艺成就。这个展览和沙田文化博物馆另一个展览“武 ‧ 艺 ‧ 人生 ─ 李小龙”一样,都是规模太小的展览。
我们会问︰“为什么张国荣展览不是在M+博物馆里举行?”当初M+的成立定位是香港的视觉文化,而张国荣的而且确是香港视觉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人物,为什么M+竟然会错过对香港流行文化有重要影响力的张国荣?为什么张国荣要在沙田一间设计残旧的博物馆里面展现呢?
张国荣从1978年推出英语唱片《Day Dreamin'》至2003年的25年艺术生涯中,正正见证了香港影视文化软实力最强盛的年代。七十年代尾开始,无线电视电视剧卖埠到周边地区,影响着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南洋一带。电视剧主题曲更将香港歌星带到亚洲华人地区,哥哥的影响力也由香港拓展到内地、台湾、韩国以至日本,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的象征性人物。
哥哥出道和发迹的年代,也正是香港的黄金年代,80年代起香港由转口港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财富累积,影圈乐坛的创作力澎湃。同期有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等实力歌星。港产片题材多元化,每年拍超过300 部,被喻之为“东方荷里活”。回归之后,受翻版侵权和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在电影和唱片的资金减少,导致香港文化软实力由盛转衰。由80年代至千禧年,哥哥的出现正正是见证着香港影视文化软实力由兴转衰的一个过程。
哥哥的演艺作品完全反映出香港的软实力,他横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范畴。他宜古宜今,演出类型极多,古装、青春、爱情、喜剧、武侠、侦探、惊栗等等,什么类型都演过。曾经合作过的著名导演包括︰王家卫、吴宇森、尔冬升、徐克、陈凯歌、陈可辛、、陈嘉上、谭家明等。哥哥的经典角色有︰程少东《倩女幽魂》的宁釆臣、陈凯歌《霸王别姬》的程蝶衣、关锦鹏《胭脂扣》的十三少、吴宇森《英雄本色》的宋子杰,王家卫《阿飞正传》的旭仔、高志森《家有囍事》的常骚等。因为有着张国荣的独特气质,所演角色都能成为经典中之经典。
张国荣是香港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香港文化的核心就是流行文化,就是影视文化,香港视觉文化最强的就是影视文化。当初设计M+博物馆的原意,则是建立一座全新类型的视觉文化博物馆,现在却变成了一座英美主导的西方艺术博物馆。由馆长、策展团队,以至整个策展模式,都是欧美模式,像英国Tate Modern的翻版,毫无香港特色、和香港视觉文化完全无关。为什么会容许这件事情就发生?这关乎文化安全和香港政治权力的问题。
纪念张国荣逝世20周年,理应在M+博物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M+现正展出的“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回顾这位日本“波点大师”,让人十分奇怪。“波点大师”和香港文化有什么系?最终你会发现原来名牌手袋也“波点化”,取得波点的IP(Intellectual Poperty,知识产权),香港人贴钱给已经很有富有的名牌手袋生产商,推出Cross over(联乘系列)推动更多消费行为。M+为何这样做?这是一个谜,因为M+也是一个Mystery(神秘事物。既然M+是指Mystery+,普通的香港人用“M+的艺术,我识条铁咩”来形容M+,也十分恰当。
为什么M+应该办张国荣回顾展览?因为张国荣能“跨越界域”,例如,和他长期合作的形象设计大师张叔平是世界级的美艺大师,为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以及其他华人著名导演担任美术指导并屡获殊荣,真的称得上是“美学一代宗师”。和张国荣关系密切的摄影师是夏永康。这两位大师和张国荣合作无间,所以谈张国荣不只是谈张国荣,而是谈张国荣和他的年代所产生出来的香港美艺风格与美学,由服装、造型、摄影到电影影像等构成。
提起80年代的广东流行曲(Canton Pop),张国荣更加是殿堂人物。1983年他改编山口百惠日曲的《风继续吹》、1984年吉川晃司的《Monica》,到中后期采用本地作曲填词人的作品,唱出很多经典金曲,深入民心,陪着香港人成长。哥哥的影响不单只是香港,他对韩国、日本、台湾和内地的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反映了香港的软实力。所以M+为他举办一个回顾展览,既可以令香港人认识自己的过去历史,也可以对香港的软实力有一个小总结。
博物馆的功能不只是用来炒卖商品,最重要的是维系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主、自立和自信。张国荣正正就是香港人的一个文化典范,因为他追求完美,做事有要求,无论在一些多么通俗的电影作品里,他都能找到一些方法去展现他的才华。曾几何时,香港人也有着这种精神,才能够将软实力推上亚洲区的重要位置。
1993年张国荣与陈凯歌合作的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获得第46届法国康城影展金棕榈奖。它改编自香港李碧华小说,导演是中国陈凯歌,监制徐枫来自台湾,是两岸三地文化合作的一个典范,是华文电影中最优秀艺术作品之一。
和张国荣合作的著名导演,除了陈凯歌外,王家卫也非常重要。哥哥赋予王家卫电影一种全新的生命。无论是《东邪西毒》的黄药师或者《春光乍泄》的何宝荣,都是哥哥发出的独特气质,提升了电影的感染力。所以若果举行张国荣展览,王家卫的作品必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要提的是1990年的《阿飞正传》,它也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囊括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及第28届金马奖的重要奖项,开始把王家卫带到国际影坛一个具影响力的位置。荷里活和法国的一些导演也受王家卫影响,而张国荣就是王家卫电影中的灵魂。
M+成立之意是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有“香港视觉文化”这六个中文字,现在却变成了一座英美当代艺术馆,这做法对吗?为什么香港人可以接受?张国荣逝世20周年,M+什么项目都没有做,只是不停在办与欧美名牌挂钩的艺术宣传活动,这样做正确吗?这样对吗?老实说,香港政府的文化政策一直以来都不重视发展本地人才、不重视香港文化,经常把香港边缘化,在沙田文化博物馆举行便说是已做了,但那个展览空间面积细小,根本不能和张国荣的成就成正比。
特首李家超说要兴建一座“香港流行文化馆”,如何兴建?何时兴建?规模怎样?希望不会像西湾河香港电影资料馆那样,连社区中心的规模也达不到。把香港文化缩小、把英美文化放大,就是香港文化政策目前的一个现实。怎样能够令香港文化发光发热,更具吸引力?就是要好好推动香港视觉文化,而不是一面倒促进英美文化。
电影本身就是视觉文化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而电影一向在香港视觉文化里面扮演重要角色。所以一座强调视觉文化的M+,竟然没有张国荣、竟然没有香港电影的视觉文化,这博物馆一定不能成为世界级。如果没有植根于当地文化的博物馆,它的功能是什么呢?试问如果伦敦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没有英国画家和英国文化土壤,它如何能够成为一座国际级美术馆呢?无根的M+博物馆就像《阿飞正传》中那只无脚的雀仔一样,可以飞得几高几远呢?
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