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顿巴斯俄罗斯人的一席话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2月上旬发推文声称:“克里米亚就是俄罗斯。进攻克里米亚就是侵略俄罗斯,是使冲突升级。乌克兰……应该清楚,为打击此类进攻注定会动用任意类型的武器。”所谓任意类型的武器,应该包括核武器。值得注意的是,梅德维杰夫在此提到克里米亚,但未提及(激战中的)顿巴斯。对俄罗斯领导人而言,克里米亚与顿巴斯有重要区别——前者是俄罗斯无论如何不愿失去的。
来稿作者:林原
2017年底,一位原乌克兰高校教授对我表达过类似观点。塞纪博士是来自顿巴斯的俄罗斯族人,移居加拿大后又学习心理学,与我家人是同学。他得知我对克里米亚问题感兴趣后,表示愿意与我交流。于是我们在寒冬之夜于多伦多一咖啡馆见面。
我直接问塞纪,他认为克里米亚问题以后会如何解决。他说:克里米亚已经不是问题,它就是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我插问这种非常特殊的意义难道是顿巴斯不具备的?他犹豫了一下,仍回答说“是”——他就来自顿巴斯。
塞纪又较为详细谈到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关系等问题。当时他所说使我有如下看法:对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不是“盘中的肉”,也不是“口里的肉”,而是“咽到腹内的肉”——不会再吐出来。俄罗斯绝不愿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做出让步。
结合最近梅德维杰夫的推文(应反映普京意志)来看,克里米亚对俄罗斯而言有如“不能触碰的红线”。失去克里米亚,对普京在国内的威信会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也不排除政权会因此不稳。而顿巴斯与克里米亚有所不同:俄罗斯对失去顿巴斯的“承受度”会更高些,在那里动用“任意类型”武器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当晚我又问塞纪:乌克兰不会放弃克里米亚,俄罗斯如何做到始终保住克里米亚?他想了想说,乌克兰以后不会存在,也不应存在。我随即问:他是否认为乌克兰作为一个国家会被消灭?他予以肯定回答。
那时距离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还有超过四年时间,我并未想到俄乌战争会爆发——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数十年间在欧洲没有任何大国发动过战争(1968年苏联及其它华约国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不能算战争)。我当时认为,塞纪所言反映出他对乌克兰政府较为敌视,这样在特定问题上观点表达未必很理性。对此话题,我们谈论并不深入。
塞纪那些话当时给我的印象是,有些顿巴斯俄罗斯族人愿看到乌克兰不复存在。现在回顾他的话,或可做进一步推论: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后,有当地俄罗斯族人预见到以后俄罗斯军队迟早会进攻乌克兰(目的在消灭乌克兰)。那晚如果与塞纪博士深入讨论相关问题,或许对俄乌战争的爆发,我会提早有所认识。
关于俄乌战争及其前景,目前多数论者往往忽略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人的立场与愿望。至少部分乌东俄人,对乌克兰政府非常敌视,并坚决站在俄罗斯一边。他们(及其武装)对俄、乌双方在顿巴斯等地交战进程,并非毫无影响。而俄罗斯军队在乌东的军事行动,似不应完全视为客场作战。
至今我能记起,塞纪说话声量渐大。我不禁看看周围顾客——似乎都是本地白人。谈起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等话题,这位前乌克兰高校教授难以始终保持平静。不过,他所言使我对这类话题有更深入认识——包括俄罗斯在克里米亚与顿巴斯会表现出有差别的“领土意志”,等等。目前及以后其它国家(包括西方国家)在思索俄乌战争当如何结束时,应会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作者林原(Rongjie Lin)是历史学博士,旅加时评人。文章原题为“顿巴斯俄罗斯族教授谈克里米亚”,现题为编辑所拟。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